(作者:韩明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本领不是天生的,是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获得的。今起,本版刊发“全面增强执政本领”系列报道,关注多地党员干部在破解“本领恐慌”上的做法和尝试,探讨如何通过增强执政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1月3日人民网)
“本领恐慌”是1939年在延安学习运动中由毛泽东提出的概念。意在告诫广大干部抓紧学习,增加本领,迎接革命高潮的到来。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引用延安时期毛泽东的著名论述:“我们的队伍里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
出现“本领恐慌”的现象,有诸多原因。一方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基层各种利益关系不断调整,就业、社保、医保、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群众日常生产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越来越多,解决难度越来越大,面对的挑战不言而喻。另外一方面,一些干部疏于学习、怠于思考、脱离实际的作风。主要表现在工作繁忙“不愿学”、碌碌无为“不爱学”,或装点门面“不真学”、急功近利“不深学”。虽然有些干部学历年年看涨,文凭越拿越高,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没有相应提高。
破解“本领恐慌”彰显了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对党的自身建设的高度重视。如今新一届领导人再次重申“本领恐慌”对当今的基层干部仍有很强的警示意义。时代在变,环境在变,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产生本领恐慌的可能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压迫感和危机感越来越大。
作为基层干部,必须解决“本领恐慌”问题。首先,在其位就要谋其政,既然已经成为基层干部,理所应当全身心投入到本职单位的工作当中,在工作中学习积累经验,客服“本领恐慌”。其次,把地方工作当成自己的家,基层干部既要有“主人翁”意识,更要有“螺丝钉”精神,只要抱着认真负责、敢于担当的心态,哪怕是再小的舞台、再不起眼的工作,也能干出不平凡的业绩。第三,基层单位要转变观念,不能把基层单位当作干部提拔的一个“台阶”,认为太平无事就好。组织安排干部来基层就职,就是希望通过基层单位给年轻干部带来新思想新活力。这就要求基层单位敢于给基层干部“压担子”,努力为其创造干事创业的机会。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基层工作责任巨大,基层是政府面对群众的窗口,代表着政府的形象。基层干部必须克服“本领恐慌”,不仅要努力学习,更要注重实干,让基层成为做出贡献、增长才干、提升本领的新舞台。
作者单位:河北省东光县东光镇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