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米、华为、海尔的成功秘笈都是这一点》一文中,我谈到互联网黑洞类企业的四大引力场:流量、资本、舆论控制力、先进的组织和管理方式。这也是我的新书《互联网黑洞跨越边界的中国式企业扩张》中的内容。文章写完后,许多创业者希望让我分析下创业公司如何躲过互联网黑洞的巨大引力场,如何与拥有引力场的巨头竞争。
在《小米、华为、海尔的成功秘笈都是这一点》一文中,我谈到“互联网黑洞”类企业的四大引力场:流量、资本、舆论控制力、先进的组织和管理方式。这也是我的新书《互联网黑洞 跨越边界的中国式企业扩张》中的内容。文章写完后,许多创业者希望让我分析下创业公司如何躲过“互联网黑洞”的巨大引力场,如何与拥有引力场的巨头竞争。本文将解读三个案例:腾讯与今日头条、360行车记录仪与盯盯拍、小米与荣耀,希望通过这三组案例的解读,让创业者们找到躲避“互联网黑洞”的方法。
今日头条如何逃脱被收购命运?
一直传闻腾讯将收购今日头条,我不知道这则新闻是从哪里来,是不是有人有意策划。在这个一切真假难辨,一切皆是 营销的时代,追求真实变得非常困难。
但是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的回应却值得我们思考,他说:
我创立公司,才不想成为TX高管,躺在 QQ和WX大树下模仿别人,这样多没意思。在中国,所有300亿美金估值以上的公司都诞生于2003之前(百度、京东),所有1000亿美金以上的公司都诞生于1998年之前(阿里、腾讯),美国也是如此。FAG的流量和收入所占比重不断上升。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有机会打破这沉闷的格局,过程本身就很有意思。我认为,对我们来说,哪怕只有10%的机会,也值得为此全力以赴,何况我觉得不止。
张一鸣所讲的“FAG流量和收入再创新高,打破这沉闷的格局”,其实就是在谈今日头条如何躲避“互联网黑洞”的强大吸引力,如何不被黑洞吞噬掉。
今日头条,这家创业公司首创了通过 大数据向读者智能推荐内容的崭新模式。随后阿里巴巴旗下的UC浏览器全面转向UC头条、腾讯打造了天天快报/QQ浏览器/微信阅读、百度推出了百度新闻和百家号,小米与凤凰合作推出了一点资讯。
国内市场一时间诞生多家靠大数据精准PUSH新闻的 App,而且都来自具有“互联网黑洞”引力场的公司。但是今日头条却在DAU增速、活跃度、用户时常、营收方面屡创新高。在没有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巨头丰沛流量、资金的条件下,今日头条如何能杀出了重围,让这些巨头望尘莫及?
在《互联网黑洞 跨越边界的中国式企业扩张》中,我曾写道:
巨头们拥有大量资金,可他们的战略就是买买买。被BAT纳入麾下的公司数不胜数,前不久拥有梦想,并坚持创新的“豌豆荚”也没逃脱被收购的命运,成为阿里巴巴在应用市场棋盘上的一颗棋子。
我认为,今日头条之所以能逃脱BAT的集体围剿,主要因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抢占了智能推荐内容市场的先机,具有先发优势,并建立了用户量壁垒;其次,智能推荐技术上的优势,形成技术壁垒;再次,在视频类内容这种前瞻业务上再获先机;最后一点是巨头旗下业务容易患上“富二代病”,而独立创业公司有更强的创新动力,这一点我会在后面详细解读。
显然,技术实力、创新能力以及跑得更快,是逃脱今日头条逃脱黑洞引力场的主要原因。
盯盯拍如何从360、小米手里抢市场?
无论是360,还是小米,都是具备“互联网黑洞”引力场的公司,他们拥有可怕的流量、资金和舆论控制力,这让他们在进军智能硬件市场的时候更加简单。
以行车记录仪为例,360行车记录仪一直占据着电商渠道的头把交椅。在产品刚上市之初,360就耗重金在楼宇、户外、网上投放大量 广告,同时通过360旗下的互联网平台提供流量入口和品牌曝光。
小蚁的优势与360也十分类似,虽然他们今年推出的行车记录仪产品并未获得小米支持,但小蚁可以拿小米为其背书,这让它们都轻松地进入行车记录仪市场,并获得领先地位。
然而在京东618销售排行榜的行车记录仪品类中,盯盯拍行车记录仪的销量位居360、小蚁之后位列第三。那么这家创业公司是如何从360、小蚁手中抢市场的呢?
查阅资料发现,盯盯拍在2015年中获得2000万元Pre-A轮融资。这家公司地处深圳,创始人团队均来自华为海思芯片和企业视讯部门。据报道,创始人罗勇之所以辞职创业,是因为他在针对海思IP摄像机芯片市场调研的时候发现传统的行车记录仪的拍照属性很弱,没有太多娱乐性,而IP摄像机也整体上是从两三年前的工业相机向消费级相机过渡,所以他很自然地想到若将两者合二为一。
为了通过技术解决当前行车记录仪存在的问题,盯盯拍诞生了。这也让我想起 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对创业者说过的话:创业的最初目的不是为了酷,不是为了赚钱,只是为了解决你发现的问题。这是Facebook诞生的起因。
在没有流量、资金和舆论控制力,甚至没有足够的员工的情况下,盯盯拍是如何用2年时间在巨头夹缝中生存并发展壮大的呢?我分析主要因以下原因:
首先,原华为影像技术创始人团队。行车记录仪的芯片解决方案是核心技术。360采用安霸方案、小蚁采用联咏方案,盯盯拍则采用的正是创始人团队在华为海思研发的摄像机芯片解决方案。从极果网做的横评看,在视频拍摄效果、清晰度等方面,盯盯拍比同类产品控制的更好。
其次,在APP上做内容运营,实现自传播。因为没有互联网黑洞的流量和资金,所以创业公司想要宣传产品非常困难。盯盯拍则在APP上为用户提供分享视频的平台,并将好玩的视频再发布到 优酷、腾讯视频等各大视频网站,形成视频分享社区的同时,实现内容自传播。相比同行,它们是最早提供视频分享平台的行车记录仪,虽然现在对手都在做,但是关键还是看运营的精细化。
再次,渠道上做文章。既然在线上没有丰沛的流量入口,就需要考虑如何在线下取胜。360、小蚁主要打低价牌,因此压缩的利润空间极小,线下汽车后市场因无利可图不愿销售。盯盯拍则专门为线下渠道定制功能更强大,利润可观的产品,加之性能、品牌上的优势,迅速挤走了那些山寨产品。
此外,依靠自主研发的优势扎入To B市场。无论是360、小蚁、腾讯等互联网公司做的行车记录仪,都是OEM产品,这让它们很难走入汽车这块TO B市场。盯盯拍从研发、设计到生产全面控制,因此可以为汽车品牌提供解决方案。比如,目前热卖的一款国产SUV就采用盯盯拍的行车记录仪解决方案,作为购车可选项。
显然,巨头们依靠流量、资金等优势进军传统制造业的时候,打败的可能只是那些山寨厂,而对于拥有核心技术、研发实力的产品来说,仍然无法吞噬它们。
荣耀为何能从小米的手中抢走年轻人?
小米属于“互联网黑洞”类企业,拥有流量、资金、舆论控制力和先进的组织架构,但是自从2015年开始小米势头锐减。而与小米对标的荣耀却突飞猛进。那么,荣耀是如何从小米这个“互联网黑洞”身边逃脱的呢?
2015年荣耀的销量是4000万台,销售额60亿美元,2016年荣耀销售额预期70亿美元。当然这并非意味着荣耀要同比提高销量,因为它们已经在提高 手机平均售价。2016年中,荣耀连续发布了两款旗舰产品荣耀V8和荣耀8,主打1999元-2799元的中端市场。
同为年轻人品牌,荣耀为何增长势头超越小米?我认为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相比小米有着更清晰的品牌定位。小米手机的定位“从发烧友手机”到“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的乐趣”,不断发生改变。而荣耀的定位一直只有一个“For The Brave 勇敢做自己”。小米手机的定位,荣耀则显得更加专业,而且执着。
其次,技术上的领先,回归产品本身。与今日头条一样,巨头们的同类产品在技术和体验上难以追赶。荣耀也同样如此,在6Plus上率先加入仿生平行双摄像头,之后又在V8、荣耀8上再次使用。V8主打2K屏与VR,荣耀8则主打美得与众不同。同时,使用华为麒麟系列芯片,提升性能。而小米这2年来,没有一款让消费者记得住的创新产品,小米5的十大黑科技不仅消费者记不住,而且还被大量吐槽。
在《解密小米 互联网思维下的商业奇迹》一书中,我就曾谈到:
小米靠模式创新获得高速发展,但是长远看仍需要回归传统竞争方式,那就是研发能力、品牌定位与规划、更专业的营销能力。
所以,荣耀能逃脱小米的“黑洞”势力范围,得益于其在手机行业本质上的更深入研究。
结论:互联网黑洞并非万能的
无论是今日头条、盯盯拍,还是荣耀,能够逃脱互联网黑洞类企业的引力场,关键在于它们在核心技术、产品体验、精细化、差异化竞争方面的能力。
同时,在互联网黑洞内部生长出来或被收购的企业都会患上“富二代病”。丰沛的流量,让企业不需要在产品上下功夫就能轻松获得用户;雄厚的资金让他们无需为盈利发愁,而这些都意味着它们很难像创业公司那样拼命的创新、打磨产品,依靠产品打动用户获得利润。
面对互联网黑洞,创业公司并非没有生存的机会,而是要跑的更快、扎的更深,只有这样才能不被黑洞所吞噬。而那些甘愿纳入巨头麾下的创业公司,它们放弃的不仅是那份坚持,还有创业的梦想和初心,以及“10%的打破沉闷格局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