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叫黎初沈以舟的小说
小说是《新婚夜带崽冲喜,总裁夜夜来哄娃》。
世界历史上最邪恶的女性是谁
要说世界历史上最邪恶的女人有很多,但我认为最邪恶的应该是日本的一位女护士 石川美雪
石川美雪出生于1897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毕业后嫁给一位普通的上班族-石川武,虽然生活拮据,但石川武对她很好,婚姻之中,唯一令人遗憾的是,他们一直没有孩子。为了减轻丈夫的负担,就跑到当地的一家医院应聘助产医生,应聘上后就在医院担当一名护理人员。
20世纪40年代的日本社会混乱,而且堕胎是明令禁止的,但每日和新生母亲打交道的石川美雪发现了当时日本的大部分母亲很穷,无法抚养孩子,但怀上了就必须生下来。很多孩子的父亲都被征兵去打仗了,这更使得医院里的弃婴越来越多。
当时日本的妇产行业很不规范。
不能生育本就是她的一大痛点,而她却要每天看着医院里的弃婴一个个哭泣,等待着自己的母亲。于是一天天石川美雪的心态也逐渐产生了变化。
石川美雪认为这些被遗弃的小孩都是多余,所以他们自然死去才是最好的选择。她找了很多婴儿,并且将他们关闭在病房当中,用不同的办法夺去他们的生命。
现在的石川美雪已经对杀婴麻木了,心也变得更加狠毒,狡诈。她发现这是一件有利可图的事情。
她向孩子母亲许诺只要给她4000日元便可给婴儿找个好人家抚养,这抓住了当时新生母亲的命门,大量新生母亲争先恐后的找她帮忙,期待着孩子能接受更好的资源,不再跟着自己受苦。
当然,毫无疑问的,拿到钱财之后,石川美雪就和丈夫将这些可怜的婴儿杀害了,不久之后,医院中的另一名医生中山一郎也加入了这个计划,他通过伪造死亡证明,来帮助这对夫妇。
石川美雪这种肆无忌惮的杀戮,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1948年。1948年1月15日傍晚7点半左右,在新宿区弁天町巡逻的两名早稻田署的警员发现了殡仪馆的长崎龙太郎行踪可疑。一个自行车上托运了4个非常可疑的木箱,警员立刻决定调查箱中到底装载了何物,打开一看,大吃一惊。箱子里是用尿布包裹着的不到3岁的5个孩子的遗体。经长崎龙太郎的供述,“这是受了寿产科医院委托,送去火葬场的。”
警方通过解剖证明,他们并不是死于自然原因。而是活活被饿死。日本最残忍和冷血的恶魔护士石川美雪,收费杀害了103名婴儿。
当时的日本在法律上并没有将婴儿看作看作一个完整的人,而且这件事放在当时确实不好定论。
在审判中,石川美雪称,真正要为这些杀戮承担罪责的是这些孩子的父母,在她看来,这些穷人的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办法活下去,她仅仅只是把他们从未来的悲剧里拉了出来而已。而这一说法,获得了许多人的赞同,这也暴露出了日本某些法律的不合理,这也为日后,日本堕胎合法化,提供了一个前奏。最终,石川美雪仅被判处八年徒刑,她的同谋则获刑四年。
1948年7月13日,日本母婴保护法出炉,同时日本也建立起了助产士考核机制。1949年6月24日,日本宣布堕胎合法化,没有能力抚养孩子的夫妻,可以在通过审核后把孩子打掉。
石川美雪案当时在日本的影响力很大,也推动了日本堕胎的合法化,为日本下一步母婴保护法制定奠定的基础。
徐志摩和陆小曼当初爱的死去活来,为什么婚后生活却不幸福
我今年50多岁,我和我姑姥姥的年龄之间,跨度差了将近70岁。所以我可以向你说说和陆小曼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人,也讲讲他们口中的陆小曼。
我小的时候住在北京的一个胡同,那时我上小学。和我的姑姥姥,也就是我姥爷的妹妹生活在一起。老太太闲的没事儿的时候经常给我讲古,讲她年轻的时候的事儿,讲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京津沪社交界的往事。
首先在这里,我想先说明一个观点。
那就是,我们评价的是一介古人。既然是古人,就要放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去评价。不能用今天的眼光和价值观去要求古人。
比如说有人考证出来了,屈原曾经买卖过人口,苏轼曾经当过渣男,全是坏蛋。这种说法都不成立。古人不可能有我们今天的道德观,要把他们放在历史的环境下,去观察他们的得失功过。
我们今天所谈的徐志摩和历史上的徐志摩,是有很大差距的!
我们今天所谈的徐志摩,是在当下网络文学大热的时候,徐志摩以他的风流才华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上了“历史届的大众点评”,成了家喻户晓的文人雅士,但在民国并不是如此。
在民国,和徐志摩一个时代的风云人物是四大公子即:张伯驹,溥㣚,张学良,袁克定。民国时期看待一个人还是很重他的出身的。那时候没法讲什么阶级平等。因为思想根本没有解放到位,所以这民国四大公子个个都是背景深厚,家事不凡。那才是京津沪社交界的明星呢!徐志摩只相当于一个普通的网红教授。
我再说说陆小曼。
陆小曼的父亲曾经当过外务次长,她也是官宦人家出身。她的第一任丈夫是王赓。王庚是军事家和军事教育家。王庚在历史上的成就是什么呢?许多年之后,陈毅同志称陆小曼为师母,就是向王庚这位中国早期的军事学家致敬。我大堂哥上军校的时候,发现有的军事教材,还来自王庚的翻译呢。
当时,王庚在军界政界都已经开始粉墨登场,熠熠生辉。当然,他后来时运不济,不过即便如此,蒋介石还是惦记着他,希望让他能够在军事教育领域做出点贡献呢?
再说陆小曼。她十四五岁,就开始在北平的外交界活动,她曾经作为翻译员接待过许多外宾。也曾经主持过许多社交界的大型慈善活动,被称为北平一景。
当时在陆小曼的朋友圈里,能够与她齐名的,估计也就是教育界的胡适了。
至于徐志摩,他有着天生的软肋。比如说家资并不丰厚,徐家只是商贾人家。更没有达到富甲一方的程度。再者他只是一名大学老师,在诗歌方面的造诣,也仅仅限于行业之内,对整个政界,军界没有什么影响。
可以说,陆小曼与徐志摩当初的婚姻,是陆小曼完全的下嫁,为爱情奔赴!而徐志摩在与陆小曼的交往中,一直处于被谴责,被批判的境地。毕竟他是在勾引一个夫之妇,而且对方还是军人。有一度,徐志摩不得不避祸远走欧洲,因为在军界,有人要把他的小命拿掉,替王庚出头。这让徐志摩觉得非常害怕。
在当时大热的时事小说,张恨水的【 春明外史】里,陆小曼被描绘成一个风流放荡的女海王,而王庚化名任放,完全是个苦闷的老实人。对妻子束手无策。任凭“时彦”(徐志摩的化名)这位以诗歌艺术为掩护渣男,勾引自己的妻子。这也是陆小曼最后不得不远走上海的原因。说白了在北平的社交界,她算是臭了!(这也是陆后来死活不回北平的原因。)
同样,作为当年津京社交界的参与者,我姑姥姥年轻的时候见过陆小曼。说她婷婷袅袅,行动风流。而且眉宇间有大家闺秀的气质。
“真是可惜,这样的妙人,弄得这样人不人鬼不鬼的。简直不敢再北平天津露面了。”这是当时一众上流社会小伙伴对他们婚姻的评价。
可见,陆小曼在这段感情之中的付出是巨大的,有许多太太团的朋友们,替她不值得!
反观很多人诟病的,陆小曼婚后生活奢侈,这一点我还想说一句,历史人物还是得放在历史的环境中去看。
民国是一个非常畸形的社会。一方面人民是饿殍遍地,卖儿卖女,一方面统治阶层是奢华无度,纸醉金迷。这种情形的出现,可谓是中华民族的灾难。
那时的生活水平可谓天差地别,差距有多大?
我给你举个小例子,比如说我姑姥姥爱喝咖啡。她喝咖啡的时候要就配那种太古洋糖。对,就是现在你在超市里依然能够看到太古方糖。白白的小方块,一点都不起眼。当时的太古洋糖是从英国进口的,南洋出产。价值一块半大洋。一块半大洋是什么概念呢?全聚德一桌烤鸭子,也就是这个价儿了,临走您还能拎着一只鸭架子。
但是对于上流社交界的小姐来说,这就是下午茶席上的一听方糖而已。一件印度绸的下午茶衣,要三十多大洋。摩凡陀坤表两百多,丝袜十来块,一个小姐的体面行套(不包括珠宝)大概价值两三百。
津门,当时的很多社交名媛喜欢骑马。陆小曼早年也是如此。她们行的是英国人的风气。我姑姥姥当时就喜欢养马,驯马马夫给她饲养着两匹赛马。每一匹赛马,每个月的费用是40块大洋。40块大洋是什么概念呢?就是一个高级中学老师的收入,他可以养活一家七八口。
姑姥姥说,那时候家里有两部汽车,一部雪佛莱是我姥爷上班时专用的。还有一部小福拖。是女眷们出门听戏打牌用的。这一部福拖,大洋4500块,汽车夫一个月的工资50块,至于油钱什么的,就都忽略不计了!
我姑姥姥那个时候是个单身的老姑娘,也不打算嫁人了。她和自己的哥哥嫂子生活在一起,嫂子育有一女,哥哥的一位姨奶奶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家里的人口不定!(有时哥哥会带回两房姨奶奶,有时又会送走)来来往往,各有不同,反正就算七八口主人吧。这七八口人衣食住行,每个月账上流水大概是600大洋。
包括家里的厨师花匠,跟班,汽车夫打扫等等,大概二十余个佣人。他们住在天津英租界的一幢洋房里。房是自家地皮盖的,不用掏钱。至于哥哥在外面吃喝玩乐,办小俱乐部,养外宅奶奶,自己社交的钱,也不用家用这份支出,家里内帐房每个月的六七百块钱,只是衣食住行罢了。至于全家真正所有的花销,一年大概是两万多大洋。
他们的生活由姥爷负责维持。他是一位银行家兼进出口商。
当陆小曼和徐志摩结婚之后,整个北平社交界的太太们都惊呆了。她疯了!怎么能下嫁如此穷酸的教书匠呢?难道她以后的日子不想过了吗?
陆小曼以前的生活如何?据我姑姥姥说,那也就是体面人家。
她所谓的这个“体面人家”就是姥爷家的生活水平。家里开汽车,用洋货。能够进出社交,每个月零花也是五六百块。王庚在军队的收入并不高。但那时大家都知道,军阀和高级军官根本不靠工资养家,他们的收入都属于狂征暴敛的范畴,就像老舍在【我这一辈子】里写的。警察福海说的那句话:老爷们衣食住行姨太太,自有衙门报销。所以陆小曼一直就是这样过日子呀!
“这位大小姐,自从嫁给了穷书生之后,日子就紧紧巴巴的了,连份体面都没有了!”
这是我姑姥姥的原话,她很替陆小曼不平,觉得这样为爱情飞蛾扑火,败坏了名声,还落个穷酸落魄,实在是不值。
当我姑姥姥听说陆小曼家一个月的家用才四五百大洋,居然还包括房租的时候,姑姥姥非常惊愕。她说在上海那个地方听一场戏,打赏包厢,丢下的“手巾把钱”就是五块,陆小曼的日子可怎么过呀?
流光溢彩,娇奢淫欲,这样的日子在我们当下看来,觉得就是腐朽透顶。但是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流社会女太太们看来,这就是一份基本的体面。基础的生活。
出门没有汽车坐,进门没有大姐姨娘,厨师粗使,那日子还怎么生活呀?这还叫份公馆吗?
陆小曼后来沉迷于抽大烟,做了芙蓉仙子。我姑姥姥对此的评价是:“她根本出去见不得人了,要交际又没有钱,要找朋友又被人家非议,手头拮据的很,可不只能在家里吞云吐雾了。好在那个教书先生也不敢管紧了,她要是再没有朋友,小曼出走之后的日子,真不知道怎么坚持下来!那个教书先生不看自己斤两,便要‘浴缸里养天鹅’,这不是坑死小曼吗?”
其实我说的这一切,只是陆小曼在当时的风评。
在那个年代里,女人大手大脚花钱的挥霍不丢人。因为她们觉得自己天生就是这样的人。失去了这种奢华生活,就失去了架子和体面,失去了做上等人的权利。
至于什么抽大烟,那是芙蓉癖,大伤不损,也不丢人。在那个时代里,上流社会的女人们就是如此,不是醉生梦死,就是在房里争风吃醋,真的没有什么太高的志向,至于什么服务社会,什么唤醒民众,那和她们根本没有关系。那是进步学生干的事。
但是,我要说一点题外话。
这也是我姑姥姥非常佩服陆小曼的地方。
徐志摩去世之后,世事变迁,日本人后来占领了上海。为了维护他们所谓的大东亚繁荣,有人曾经请陆小曼这位昔日的社交名媛,参加庆祝什么“大东亚团结”之类的伪满组织的游园会。
到场一次,大洋1000!要知道,陆小曼在那个时候的生活是很拮据的,是靠她的情人供养的。但是即便如此,面对如此之高的出场费,陆断然拒绝。
她不惜自毁容貌,陆小曼在整个日伪时期没有参加过一次公开活动。牙掉了都不补,破破烂烂的。头不梳,衣也不洗,来人见了她这副样子也就悻悻而去了!
这和梅兰芳蓄须,尚小云种菜是一个道理,这就是守节气,有大义!
反观同样是在抗战时期,徐志摩的妻子张幼仪在做什么?她在囤积染料和布料,在军装生意上与国民政府讨价还价,她以十倍甚至是几十倍的价格,把进来的物资高价倒出。赚得盆满钵满。张还和伪政府汉奸一起合作生意,大发特发。这种做法,令津沪许多工商业者都非常不耻,这是发国难财啊!
所以我们看一个历史人物应该从大处着眼,应该以大局为重,也应当放在当时的历史时期去看她。
陆小曼与徐志摩的爱情悲剧原因有许多,当然这也证明了爱情并不能等于一切。爱情的火花只能算是点火着车,而保证汽车持续奔跑的动力,是汽油补给和持续做工的发动机。
但是纵观历史,无论是在生命的后期,呼吁抗战的徐志摩。还是在日伪时期,保持自己气节的陆小曼,都应当算是一个有正面意义的人物,他们也有自己的思想一致之处。想来也是灵魂伴侣。他们都应当值得我们敬佩。
毕竟在那个艰难黑暗的岁月里,出了那么多附逆的文人,甚至也有昔日的英雄,在大考验面前纷纷折腰了。所以作为闺中女子的陆小曼,能够明大义辨是非,这一点难得。难得!
小曼晚年也翻然悔悟了。她整理徐志摩的诗稿,作为文史馆的馆员,也作为一名绘画创作员,为文艺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陆小曼书画作品现在在拍卖市场上依然有一席之地,作为一名爱国艺术家,她实至名归。
我觉得这样评价,也算是能够对得起这位历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媛了。
最后我想说一点题外话,我姑姥姥曾经在晚年叹息道:
“旧社会的女子身不由己呀!关在房子里,不允许出去抛头露面,工作,那是自毁身价!可在家里呢?如果丈夫对你好还罢了,若是不好,夫妻反目,真正受苦的还是女太太。即便是夫妻相好,就像我嫂子和哥哥那样,看似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可嫂子面对哥哥兴致勃勃的,纳着一房又一房的姨奶奶,她心里就没有苦处吗?唉,说来说去,还是你们有福啊,新社会了,女人也能建功立业,自食其力了。自由婚嫁,一夫一妻也成了法令。好日子让你们赶上了……”
是呀!珍惜这个好日子吧!如果徐志摩与陆小曼生活在当下,可能又有另一番命运了吧!
近代河北有哪些历史名人
近代河北出现过不少名人,人们比较熟悉的李大钊、佟麟阁、董存瑞、马本斋、王二小等等。过去曾介绍过一些河北名人,这里主要介绍4位河北籍的开国少将。
王之平(1902—1965),开国少将,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人。
大革命时期,他曾在满城、徐水、新城、北平等地,以教书为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4年被捕,西安事变后出狱。1937年8月入延安陕北公学学习。
抗战时期,曾任第3军分区政治部巡视组组长,第3军分区后方医院卫生处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供给部政治委员等职。参加过“百团大战”和晋察冀反“扫荡”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晋察冀军区第3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冀晋军区军政干部学校政治委员,察哈尔军区雁北军分区第二政治委员等职,参加过解放石家庄、涞水、察南、绥东等战役战斗。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察哈尔军区政治部主任,华北军区直属政治部主任,河北省军区副政治委员兼天津警备区第二政治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边疆(1917—1994),开国少将,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人。
抗战时期,曾任晋察冀军区军政学校区队长,第四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等职。他参加过“百团大战”和反“扫荡”斗争,为抗战胜利做出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晋察冀军区3旅政治部副主任,64军190师政委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海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兼干部部部长,海军航空兵副政治委员等职。为海军和海军航空兵的的建设发展做出贡献。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李镜如(1914—1999),开国少将,河北省辛集市束鹿县人。
抗战时期,曾任八路军129师385旅政治部统战科科长,769团政治处副主任,太行军区第3军分区14团政治委员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晋冀鲁豫军区第3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二野战军11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川东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干部部副部长,北海舰队政治部主任,第三海军学校政治委员,海军政治部副主任等职。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柴书林(1913—1995),开国少将,河北省张家口张北县人。
1935年考入北平大学法商学院经济系,参加“12·9”运动,任北平学生联合会组织部长。
1938年2月,徒步40多天到延安,进入抗大学习。同12月,参加“百团大战”和“黄土岭战斗”,曾任晋察冀军区3分区20团营教导员,晋察冀边区平北地委敌工部副部长等职。
1945年初,任张北县工委书记等职,组织敌后抗战,率领一支60多人的骑兵小分队,在张北、崇礼一带,寻机歼灭日伪军。同年夏季,苏蒙联军对日宣战,他奉命率骑兵支队与苏蒙联军会师,经谈判,接管张北县城,为坝上草原解放做出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冀热察区察北专区专员,冀热察军区冀察军分区参谋长、副司令员,皖南军区池州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等职。投身察北剿匪战斗中,给察北匪患以沉重打击,挫败敌人借土匪之名进占察北的阴谋。后率部参加平津战役、渡江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南京军区工程兵副主任,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等职。1964年晋为少将军衔。
你知道的河北名人还有哪些请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