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户撒刀吗,它是最好的刀吗
户撒刀并不是某一种刀的名字,而是因为产地是阿昌族聚居地陇川户撒乡,这里打造出来的刀具便以户撒冠名。
户撒刀的主人
阿昌族是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总人数近四万人,半数以上生活在户撒。阿昌族源于南诏和大理国,人口不多,但来源比较复杂,与当地的汉人、回族、傣族等互有融合。
阿昌族人数虽少,但凭借优异的冶炼技术,打造出来的户撒刀驰名当地已有六百多年,一直盛行于周边的多个少数民族如景颇,傈粟、傣族和阿昌族等。
刀具优良,精美,兼具实用,深得当地人的喜爱,阿昌族男子结婚时也会配上此刀,作为装饰。
其族人除了农忙以外,基本长年在家或者在外打造刀具或者农具,是重要的生活来源。
因使用目的不一样,出产有腰刀、背刀等防身用刀,也有菜刀、镰刀等工具用刀。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工艺的发展
唐代已掌握了锻造和铸造技术的阿昌族,在明代又再次获得技术外部输入,来源是洪武年间的沐英西征,屯住此地的明军中的手工艺人在当地开花散叶,也将汉族的冶炼技术留在了此地。
明军的兵器发展已达到冷兵器时代的巅峰,上接两宋和元的兵制发展,兵器纷杂,不一而足。
宋代开始了煤炭为热源的大规模冶炼,宋代已有刀八色、枪九色之说。到了明代,又发展了倭大刀,短刀和钩镰刀,打造技术又上了多个台阶。
明军的先进技术流入,得以在勤劳阿昌族中得到了发展和传承。作为一种维生手段,阿昌族必须兢兢业业,如珍宝一般,守护着自己的生活来源。
冶炼和制造
汉代发展到明代,刀具的制造有纯钢打造又出现了包钢法、夹钢法和嵌钢法。也就是所谓的好钢用在刀刃上。
而阿昌族也是以叠锻和夹/嵌刚的打造出经久耐用,柔可绕指,削铁如泥的质地。比如花钢背刀,就是采用一层红铁皮,一层白铁皮叠起锻造,然后刀背嵌上青钢。
另外户撒刀淬火往往采用的介质是香油,这个南北朝的綦毋怀文所传承下来的如出一辙,为的是提高钢的各项性能的同时,又减少了内部缺陷,如开裂等。
不同颜色的钢是因为质地和材料的差异,叠锻在一起,加以特殊的淬火,便可以产生韧性好,硬度高的效果。另外,刀背铲开打磨后,呈现红白青三种颜色,兼具美感和实用性。好的刀具更是绕指柔,可入腰带一般系在腰间。
户撒刀的锻造工序一般有八道,选料、烧料、锻打、休整、淬火、抛光打磨、錾花、装壳。而打造最具特色的“七彩刀”据说能达到二百多道工序。
户撒刀在自身的发展处,也显露出强烈的自身特点,纹饰精美,最具特色的是刀头呈现月牙形,一般为80-90厘米长。
户撒刀的刀鞘设计也别具特色,多采用名贵木料,极具收藏价值。
综述
文无第一,如果把刀具的打造看做是一个文化传承,看做是对美和实用的不断追求,那么,打造出来的产品都会呈现出带有各自特色的优良特点。
刀是由人打造的,材料,锻造和淬火过程构成了刀的各项性能指标,这些都可以优选并加以人工干涉。
但是,对工艺的严苛遵守,对过程的严格控制以及人在这个过程中的匠人精神,都会融入到最终的产品中。
户撒刀可以做到,但也不能忽视其它的刀具,中国国内也有三大民族刀或者四大名刀之说。
最好的产品往往都是带有最虔诚的态度,对每道工艺的极致追求所打造出来的,匠人精神,才是我们所推崇的。
我是讲历史,说冷兵器的知行读史,欢迎关注和评论。也可以说出你想了解的冷兵器,我们一起交流。
卡卓藏刀硬度
我看过一些关于卡卓的刀的视频,据说是独家秘方。能砍铁钉和45#钢钢筋不留豁口。请问这种到硬度多少HRC?有100吗?我感觉钨钢切45#钢不留豁口都够呛啊,卡卓这到底是什么钢?
卡卓藏刀和易贡藏刀哪个好
这两款藏刀有一定的差别 易贡刀长刀多一些 风格比较简约大气。卡卓刀的20~30cm规格刀做得很好,藏银外壳很漂亮,花纹也比较繁复华丽。都是民族工艺品,看缘分,请哪一把刀都有收藏价值。不过注意鉴别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