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钢琴手(爱的钢琴手歌词是什么意思)

2023-04-15 12:36:34 生活常识 44

第三章 人际关系

3.1 依恋循环:原生家庭如何影响你的人格发展

在咨询的过程中,很多人都会担心别人怎么看待自己,觉得自己不好,觉得很多事情不应该做。但是如果进一步和他们深入探讨就会发现,很多时候真正影响对事情甚至对自己的看法的人,来来去去就是身边的几个人。

因为实际上真正影响自己的人往往都是最亲近的人。这种亲近既包括了物理层面的亲近,也包括心理层面的亲近。

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环境和家庭关系会奠定人格和性格发展的底色并影响整个发展过程。亲密关系是对原生家庭的延续,却又是突破原有模式、获得新的成长的契机。因为每个人又是各自孩子的原生家庭的缔造者,所以这些模式也会传承给各自的孩子。

本节会介绍一个稍微复杂一些的心理模型——依恋循环,并分析在20~40岁的阶段家庭关系的现状及其影响,以及怎样找到发展的契机。

首先,了解依恋循环如何影响行为模式。

在理解一个人的性格、人际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形成过程时,需要综合考虑两方面,一方面是外在环境,另一方面是他们如何在内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理解、消化自己的经历。

每个人的经验组织形式都有各自的特点,所以对待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所谓的经验组织形式,简单来说就是“怎么理解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比如,对于“第二次高考失败”“第二次创业失败”“第二次失恋”,有的人认为自己是“厚积薄发、大器晚成”,而有的人则会认为“事不过三,再失败人生就完了”,如果是后者,在经历两次失败后,内心就会很焦虑,因为情况已经接近他认为自己要彻底完蛋的底线了。但是如果一个人相信自己大器晚成,就会相对平静地安排自己的第三次高考、第三次创业、第三次恋爱。

这些不同的反应就是经验组织模式,将之内化在心里,就形成了解释自己经历和行为的模板。这一模板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们对人生的看法和幸福感。这一模板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有的人可以越战越勇,有的人不堪一击?这就与依恋循环有关。

依恋循环是依恋治疗师弗里曼博士提出的临床模型,这一模型可以很直观地描述一个人从小到大的日常生活如何影响其经验组织形式,包括遇到压力时的感受、归因、处理;会觉得周围环境有恶意,还是觉得自己可以获得帮助也值得被帮助;会退缩还是会冲动行事。这些经验和经历日积月累就形成了稳定的人格和性格。

依恋循环模型包括四个步骤:需求—表达—满足/不满足—心理结果。

在第三步中,如果需求被满足了,就会感到这个世界是安全的,自己会被看见、听见,需求会被满足,知道自己的这一需求是正当的。在这一循环基础上日积月累,就可以建立起基础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以及自尊、自信和价值感。

如果需求在表达出来后没有被满足,人往往会有两种反应,一种是生气、愤怒,另一种是抑郁,这也会导致不同的心理结果。

这一循环是一个人心理基石中最小单元,人们会在这个基础上处理外界传递的信息,形成基本人格和性格以及行为模式。

展开全文

接下来,学习如何利用依恋循环这个模型重新梳理自己的经历。

第一步,需求。

一个人在出生时,在生理上至少有三种需求,分别是食物、接触和运动。食物需求很好理解,那怎么理解接触需求呢?在18世纪时,罗马帝国的君主腓特烈二世想知道人类是否有“原始语言”。他为了证明自己的设想,找来一群失去父母的婴儿并安排保姆看护哺育,而保姆只负责这些婴儿的温饱,不与婴儿有其他的接触、温存或游戏,也不能说一句话。但他没有得到实验结果,因为几乎所有的婴儿都死去了。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知道,如果婴儿得不到身体接触,对他们来说是有致命性伤害的。

再比如,此前曾有报道,一对早产的双胞胎,弟弟的心脏功能不是很健全,在保育箱里时哥哥搂住了弟弟,这时弟弟的心跳就会慢慢平稳下来。还有一位老人家,退休后的工作就是在保育室里拥抱那些因为出生时身体状况异常而不得不离开父母、靠机器和保育箱维持生命的新生儿。这些新生儿在得到拥抱后存活率有了显著提高。在临床咨询中,有很多抑郁的来访者,很久都没有与人进行过身体接触,在亲密关系中也会面对一些困难,这时咨询师往往会先建议他们做个按摩。肌肉的放松可以让他们的神经系统的反应缓和下来,调节情绪。

第三个需求是运动。如果一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肯定会觉得不舒服。人们的身体有舒展的需求。

和这三个生理上的需求相对应,心理层面上也会有三个类似的需求。

第一个,爱的需求。心理也需要吃饭,也需要精神食粮和心理滋养。从上文的腓特烈二世的故事可以看出,婴儿不是只要有食物就可以存活,他们还需要别人的关注,需要别人了解自己的需求。无论是在神经科学还是心理学层面上,这一现象都可以找到很多理论和临床研究上的证据。

第二个,联结的需求,对应身体层面接触的需求。人们在心理层面上需要另外一个人愿意跟自己产生联结,比如,妈妈愿意看着自己,周围的人愿意聆听自己说话,朋友愿意了解自己。

第三个,情感流动的需求,对应身体层面运动的需求。在心理层面上,仅仅有人看着自己、听自己说话也还是不够,人们还需要有情感的流动。人们需要表达和被聆听,也需要别人对自己的理解和反应,需要和其他人存在感情的流动和融合。情感的流动是否通畅、流动的方式是海啸洪水还是死水一塘,是值得思考的。

以上就是生理和心理上的六个基本需求。当这六个需求可以被理解、被感知并被满足时,个人基本上就可以健康发展。完全孤独的状态,会对个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使心理上和精神上的能量很容易枯竭。

很多人在了解自己的需求和提出需求之间存在很大的阻碍,不知如何理解自己的需求以及在评判自己的需求时都受过什么影响。比如,是否觉得自己的需求是正当的?

当想和自己的伴侣说“希望我们的关系可以变得更亲近一点,想找回过去的激情”时,伴侣的反应可能是“你怎么这么烦,跟小女孩谈恋爱一样,老夫老妻了,我看我的电视,你照顾好娃就好了,你要求也太多了”。

这时,有的人可能觉得伴侣说得也有道理,是自己要求太多。希望在学习依恋循环后你可以明白这是一种心理扭曲。回看六个基本需求,会发现其实希望两个人之间有一定的情感流动是一种很正常的需求,这是一段健康的关系必备的,也是双方心理健康所需的营养。

为什么有的人反而会觉得伴侣说得有道理,是自己不对?为什么在表达时就放弃自己的立场,甚至开始批判自己?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心理扭曲?

这源自一个人在童年时和父母的互动关系及其父母之间的互动关系。他们的父母本来就缺少情感的流动,或者他们小时候想让爸爸陪自己玩,想让妈妈陪自己读书时,他们的父母会说“你要求太多了”。

如果在小时候习惯了自己的需求被拒绝,长大之后自然也不会觉得自己的要求应该被满足,也不会认为伴侣不满足这些要求是伴侣的错。心理扭曲这个词听起来很可怕,其实在微观层面上很好理解。可以理解为本来应该飞去A地的飞机,被导航误导而飞到了B地,而且这样的误导发生了很多次,最后虽然觉得B地看起来不像A地,但是也就压抑了自己的疑惑接受了现实。比如,孩子在长身体的时候往往很容易饥饿,很自然地找大人要食物。但是很多时候大人嫌麻烦而不想做饭,可能就会说“你这孩子真馋,是不是饿死鬼投胎”。听到这些话之后孩子就会觉得很羞愧,觉得自己饥饿是不对的,久而久之,饥饿这种很自然的需求就会被扭曲为馋、“饿死鬼投胎”、坏孩子,孩子就不敢再喊“饿”了。

每个人在需求层面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心理扭曲,这一点并不可怕,只要一步一步把这些过去搭错的线重新理清楚即可。要建立一个健康的循环,第一步就要先从需求开始,学会接受自己的需求。

第二步,表达需求。

首先,要知道表达需求是必要的。因为需求只有被表达了,别人才会知道。

这时有很多人就会说:“可是我很希望,什么都不用说,他就能明白我。难道不是只有这样才能被称为真正的友情、爱情吗?”

这不是成年人的爱,是一种“婴儿式的爱”。婴儿出生后的六个月内,几乎只能哭或挥动小手小脚。妈妈通过这些行为分辨出婴儿是渴了、饿了还是排便了。拥有“婴儿式的爱”这种想法,或许是因为在那个阶段有过过于良好的互动,以至于认为自己不需要长大。如果你被照顾得太好了,根本就没必要照顾别人的情绪,因为“就算我大吵大闹,别人都会对我好,那我何必那么忙,何必去管束自己的情绪,何必去照顾别人的感受”。

不管是被照顾得太好了,还是没有被这样照顾过,每个人的内心都或多或少对这个阶段有所要求,渴望能够重温这个阶段。

比如,一个女生觉得自己已经暗示男友多次自己喜欢那条项链了,为什么他在情人节却没有送给自己?但是对于男生来说,他可能会觉得你只是喜欢所有漂亮的东西,你经常会说这个好看那个也好看,他根本就不知道你是在表达“我想要”。

再比如,我想和你去看电影,但是我先找理由数落你一顿,让你觉得亏欠我,你就会陪我看电影了。这就可能是因为小时候的一些经历,让我有一个潜意识的观点:只有当一个人亏欠我时,他才会心甘情愿对我好。

很多人在表达需求时都存在问题,要么是不表达、让别人猜,要么是加一些内心戏,以扭曲的方式让别人主动满足自己的需求。因为很多人觉得如果自己直接、主动表达需求,自己好像是在乞讨,或者是把主动权交给别人,他们很害怕被拒绝,被拒绝之后会很羞愧、很难受,所以干脆以后就不再提任何需求,甚至根本不承认自己有需求。

反思一下,自己是否有过很多扭曲的表达,在今后,是不是可以试着诚实、直接地表达自己的需求?

如果可以有意识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就会进入如何应对别人的回应这一阶段。

为什么有些人总说溺爱一个孩子会毁掉他?从依恋循环的角度看,孩子的不恰当的需求一旦被满足,他就会认为自己的需求是对的。所以他就会继续这一方式。有时别人觉得自己已经一直退让了,他还继续得寸进尺。其实并不是他有意气别人,而是由于别人之前对他的满足让他认为自己是可以一直“要”下去的。

如果一个人表达了正当的需求,并且得到了合理回应,他内心就会建立一个很好的依恋循环。如果你每次提出的需求都会被回应,在情感的流动中,你的需求会被不同程度地满足,渐渐地你就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信任感和安全感是建立在反复可获得性上的,就是“你喊10次妈妈,有8次她都回应你”了,你就会逐渐相信“你自己会喊,她会听见”。慢慢地,你就会产生基础信任感和基础的安全感,进而把这种对周围环境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内化为对自己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建立了这种内在自信和安全感的人会相信自己是好的,因为周围的环境会回应自己,同时自己也会相信自己,只要努力表达、沟通,就能获得回应。这样就会逐渐建立起良好的自尊,在日后遇到困难时就有了抓手。信念和好用的工具就是心理上的“第一桶金”。

所以,当人们重新建立了良性的依恋循环,就可以自然而然地重新获得人格和心理上的发展。

需求不能被满足的时候,往往会产生愤怒、抑郁、成瘾等后果。有的人可能会生气。生气其实是一种升级的表达,对方也会做出一些更升级的反应,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双方可以磨合出新的交往方式,就可以重新回到良性循环。当然,这一过程也可能修改需求,比如,孩子要买10条裙子,父母说“不行,但是可以每年在生日的时候买一套你喜欢的新裙子和鞋子”。

需求没有被满足的另一种结果就是陷入抑郁。严重的抑郁就相当于将内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交往切断,外界的滋养进不来,内心的情绪也出不去。将自己封闭起来也就没有资源可以被用来调节对自己的感觉。抑郁会让人觉得自己是不好的、不对的,或者自己提什么需求都不会被满足,没人可以理解自己。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会感觉自己很糟糕,在一个恶性的依恋循环里建立比较消极的自尊。

需求没有被满足而陷入成瘾的情况,会在后续内容中进行专门深入探讨。

依恋循环一旦形成,日常生活中的每件事都将以此为基本单元循环往复,这其实就是一种原生家庭对人们的思维、情绪、心理过程的遗传性影响。

如果仔细检查循环上的每一个环节,就可以了解自己的感受、情绪、想法和观点是怎么建立起来的,或者其中某一部分是如何被扭曲的。

试着放松自己,然后回忆在过去生活中,尤其是12岁前,一些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事件,包括带来的负面情绪,也包括带来力量感和快乐的事情。去看看那些挥之不去的情绪,也看看那些让自己更有力量感的经历,尝试把它们写下来。这一过程可以让你慢慢重建自尊和良好的依恋循环。

最后,我要强调一点,成熟的情感互动是,一个人可以表达自己的需求,同时也允许别人拒绝自己的需求;在别人拒绝自己时,他能同时考虑自己的需求和对方的难处,不会把一件事情上升到对一个人也包括自己的否定,这也是一个人自尊稳定的表现。

3.2 CCRT工具:如何发现自己的核心关系模式

本节要用到一种方法模型,叫作CCRT核心关系冲突主题(Core Conflictual Relationships Theme)。通过这个模型可以看到人际关系中发生冲突和困难的核心问题。在日常的人际关系中,无论是和朋友、同事、长辈之间的问题,还是和伴侣、孩子之间的问题,表面上看起来都是由各种各样不同的琐事引发的,但是如果深入了解这些琐事背后的真实诉求,就会发现其实总有几个核心主题。

比如,你在恋爱时感到对方不适合自己,但是你觉得自己不能提出分手,因为对方没有过错。直到对方先提出分手,你才能松一口气,觉得自己没有对不起对方,因为对方先提出分手让你心安理得。在工作上,你可能总是认为自己的付出一定要多于得到的报酬,所以你总是加班到很晚。这两件事情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可是如果分析背后的动机,二者至少有一个共同点:假如要追究责任,我一定不能是过错方。虽然我觉得我们不合适,但是对方没有过错,如果我提分手了,我就是坏人,所以我不能提出分手,我要等对方主动提出分手;虽然我的工作都做完了,而且工资也不是那么多,但是万一事情的结果不好,那么追究起来,我已经天天加班了,而且拿那么少的工资,别人就不好意思追究我的责任了。在任何关系中,“我不能是过错方”这个内在的核心诉求会驱使你做出相应的选择。核心冲突主题比较隐蔽的时候,就容易造成行为和想法互相矛盾。

处理好这一问题可以让人少走一些弯路。比如,当你想和老公去看电影的时候,可以直接告诉他,然后商量时间,高高兴兴地一起去看,而不必觉得只有在对方感觉亏欠你时才会心甘情愿陪你去,所以闹出一些事情让对方心里过意不去才以看电影补偿你。

本节将帮助你找到自己的核心诉求。

第一部分:CCRT是什么?

CCRT是“核心关系冲突主题”的简称。用CCRT这一模型探索内在模型,有助于把人生剧本的基调看得更清楚。

所谓的“主题”,强调的是不同的人际关系冲突中的问题具有的共同之处,其会在过去和当前的各种关系中重复出现。

举个例子,小马总是受到不公平对待。她谈到她从小到大几乎所有的闺密都背叛了她,而且很明显都是想占她便宜,拿她的钱、手表、手机,找理由拿走她的衣服,甚至是抄袭她的工作创意或者抢她的工作机会。这种事发生一两次可以说是遇人不淑,但如果一直重复,很可能就说明小马与人交往的方式有问题。小马在交往新的闺密时,会无意识地给对方各种占自己便宜的机会,借此试探对方是否会照顾自己,会不会像别人一样背叛自己。但这很明显会造成一个问题——如果对方是一个有界限的人,她会感到和小马相处的压力很大,因为小马“无条件提供了太多”,不接受怕小马不舒服,接受又觉得不合情理;如果对方本来就是一个爱占便宜的人,当小马这么做的时候,对方就觉得是你情我愿,不存在占便宜的问题,反而会觉得是小马出尔反尔,因为明明在交往的初期,这些行为都是小马认可的。

其实这也跟心理基因有关系。上文提及的依恋循环,反映了一个人在外在环境和内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是如何理解和消化自己的经历的,比如面对失败,是感到羞耻还是越挫越勇;被人开玩笑,是感觉自尊受到伤害还是不在乎。

通过上述解释,可以知道“主题”其实就是一个人在不同人际关系矛盾中都会出现的相似问题、相似的诉求。

再来看一下“核心关系”的含义。核心关系就是对一个人影响最大的关系。这一关系的原型一般都是和早期照顾者之间的关系。这一早期关系会以各种各样的变体出现在日后的其他重要关系中,比如伴侣关系、亲子关系等。

总体来说,核心关系的质量会影响一个人的方方面面,是否能达成工作目标,能赚多少钱,有多少可以信任的朋友,处于何种情绪,拥有何种思维方式,如何面对压力和失败,等等。

最后看一下“冲突”。

人际关系中的冲突,基本上反映了一个人在关系中的愿望和实际体验之间的差异,有时候也包括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意识中的愿望与潜意识中寻求的内容之间的互相矛盾。比如,上文提及的小马,明明不想遭到背叛,却一次次给他人背叛自己的机会,一次次设局让别人背叛自己。

通过CCRT的分析,我希望大家可以有以下两点收获。

第一,在关系中,看清并正确地表露自己真实的愿望,做出合理的调整,最终在关系中满足自己的愿望。

第二,努力修正自己对他人反应的预期,看到自己的诉求,也看到自己固有的思维方式和他人过往的反应,以对自己的模式拥有完整的理解。

CCRT可以防止人们总是掉入相同的人际关系冲突主题中而不自知,逐渐为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创造新的经验。简单来说,CCRT可以让人们重新选择一个新的故事替换潜意识里的旧的故事,重新理解周围发生的事情。

第二部分:如何运用CCRT识别内心的剧情?

想要不重复人际关系中的冲突,重点就是要找到“主题”,找出潜意识里的剧情,然后走出来。

从提高分析准确度的角度来说,临床的CCRT心理咨询工作中,一般需要对5~7个类似的日常冲突场景进行分析,然后从中确认当事人主要的愿望、他人的反应和自己的感受。

想象一下你正在做一件平时不经常做的事情。比如,你想吃一个冰激凌,这时你的脑海里可能会出现一些声音。你试着去听听这些声音在说什么。它们或许会说“不能吃,你会长胖,会被嫌弃,你为什么这么没有自制力”,或者说“都多大的人了,还想吃冰激凌”。然后你再感觉一下这个声音是谁的。比如,这个声音可能属于你的伴侣、领导、父母,或许这个声音只是来自他们的一个眼神,而你从他们的眼神里读到了这些否定的信息;这个声音也可能是你自己的,那么你可以回想一下对自己说这些话的时候,你感觉自己像谁。

关于对他人的反应预期,你可以这样想:如果你坚持要吃,会发生什么?

关于你自己的感受,你同样可以在这个场景下通过想象体验结果——不管你是否吃冰激凌,面对结果,你是难过、恼火,还是紧张、失望。

正如上文所述,过往的经验会在人们的脑海里种下一些信念,这些信念会变成脑海里挑剔自己、指责自己的严苛的声音。

觉察了这些声音的来源后,你就会知道自己内心都有哪些限制。而最开始把这些限制性信念种在心里,让你觉得自己这不行那不行的人,就是你核心关系里的另外一方,他们是你内心戏的演员。

比如,你要演一个《灰姑娘》的内心戏,当你要演灰姑娘的时候,在这个故事的核心里,你自己就必须是一个被埋没、被虐待、被周围的恶势力压制的人。这个恶势力的现实原型可能会被你对应为某个让你受到不公平对待的人。例如,你的同事让你帮她做了一个销售方案,然后拿着你的劳动成果向老板邀功。因为你没有署名,所以老板以为是你同事做的,结果老板表扬了你同事,你很委屈,你的功劳“如你所愿”地被抢了。

但是后来灰姑娘的好运降临了,她穿上了水晶鞋并嫁给了王子。在这个例子中,对应的剧情是老板发现了这件事情,终于发现了你这个人才,提拔了你,这个时候你就成了职场版的灰姑娘。

如果你不打算扮演灰姑娘,在上例中你可以一开始就和同事商量好一起做这个项目,按照各自的贡献分成,这样你就能直接发挥自己的作用,得到相应的认可和报酬,而不必绕那么大的圈子,给自己加那么多戏。

找出这个故事并不难。这里有三种简单的方法可以被用来识别自己的内心戏。

第一种方法是“童话故事记忆法”。

回想一下,你还记得小时候看的哪一个童话故事。或许你只能记得几个片段,没有关系,把这些片段写下来。这些故事片段之所以让你印象深刻,是因为当时你的感受和主人公非常相似。这些片段能代表你的一些核心感受。

事实上,小时候听的很多故事会一直在你的内心深处,在有机会的时候,你就会找一些人帮你演完这场戏。

比如,在小时候读的童话故事里,你记住的片段是美人鱼的故事《海的女儿》,而这个故事的核心是得不到的爱和自我的消亡。

如果《海的女儿》这个故事恰好是你在关系里面的核心剧本,那么当一份平稳的关系和一个可靠的人出现在你生命中的时候,你要么不被吸引,要么在交往时做出一些事情从而体会相爱相杀。否则,你就会觉得太平淡,总会觉得缺了点什么。这种“戏没有演完的感觉”就来自这些小时候种在脑海里的故事。

在情感、感受、人际关系中,大脑遵循的不是数理逻辑,而是故事逻辑,是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发展顺序理解一件事情的。如果给你讲个故事:小明接到一个电话,然后冲出了家门。故事到此戛然而止,你的第一个反应是“这个故事没有完啊,你继续说呀”。因为我们是按照故事逻辑理解事情的,所以你会觉得故事还没有结束。

故事是很有力量的,会在潜意识里指导人的理解。

比如,有的人小时候经历很多困难,那么《灰姑娘》的故事就能给他们很多力量,让他们相信眼前的困难、悲惨的境遇都是暂时的,只要坚持,总会有好转的一天。因为小时候没有太多的力量,所以依靠内心的想象来渡过难关是很正常的应对方式。但长大之后,境况已经发生改变,可是他们在潜意识里还是很害怕自己的弱小,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更强大了,于是他们可能还会无意识地继续做那个灰姑娘。这时该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你之所以重复这个故事剧本,是因为你希望能获取力量感。但你现在要反向思考,如果这个故事不能再给予你帮助,你要感谢这个故事曾经给予你的支持,并且让这个故事远去。因为现在的你需要一个新的故事。

识别自己内心戏的第二种方法是“电视剧角色参照法”。

你可以回忆一个你喜欢的电视剧,你认同剧中的哪个角色?你认同的不一定是男女主角,只要找到一个你觉得有共鸣的或你欣赏的角色即可。

你试着以这个人物为第一人称,写出他的品质、他在剧中的经历以及他的感觉。这个答案或多或少会是你内心的故事。

第三种方法是“故事创作法”。你可以凭感觉写出一个你喜欢的简单的小故事并审视这个故事的剧情。

有了这三种方法,你就可以开始寻找内心的剧情,然后再学会走出剧情,创造新的你喜欢的剧情了。

第三部分:如何用CCRT自我分析?

回顾找到的剧情,你可以回想小时候周围人对待你、回应你的方式,在你内心种下了怎样的剧情和概念,以及在这个剧情里,你最想解决的核心主题是什么。

比如,在《灰姑娘》的剧本里,灰姑娘需要的就是出人头地,被看见、被认可,但是她的表达方式是悄悄躲在家里勤劳工作,受尽折磨也不反抗,只会眼巴巴地看着姐姐们参加舞会,直到小仙女帮助她。

如果你深信这个剧本,你就会无意识地拼命让自己受苦,觉得自己只有受够了苦,才会有小仙女帮助自己。这就是内心的剧情在现实中的发酵。

这时候,就需要针对内心的剧情问自己以下五个问题。

问题一:在这一故事里,你的需求是什么?

问题二:你是如何表达这个需求的?

你也可能任劳任怨,从来没有表达过自己的需求。

问题三:外界是怎么回应你的需求的?

比如是否出现过会魔法的仙女,你是否想要一个救世主——赏识你的人。

问题四:你在关系层面取得的结果是什么?

比如,在你经受挫折后,和一个人相爱相杀后,或许你们都很想离开对方,但是又觉得离开会很痛苦。

问题五:你对这个结果的感受如何?

比如,灰姑娘对她的结果很满意。

找出这五个问题的答案之后,就可以知道自己从小到大的依恋模式怎样影响你的关系模式。

3.3 哈佛幸福课:伴侣关系和人格生机、终身发展

本节内容会延伸上一节提到的关系中的认知局限,进一步探索伴侣关系到底如何影响个人福祉。

正如上文所述,在人的发展阶段中,28岁前后需要面对和回答的阶段性课题是“亲密与孤独”。建立亲密关系并不仅仅等于婚姻,但个人和伴侣之间的关系确实会影响彼此的终身发展。

上文用CCRT工具分析了人际关系模式里的核心冲突主题,介绍了自我的限制性观念和内在需求,CCRT这一工具也让人们看到了自己的关系模式会如何限制关系的发展,如何导致自己对某类人特别感兴趣,而对那些真正能为自己带来幸福关系的人视而不见。

有一次,一个朋友在和我聊天的时候说,他很苦恼一件事,自己总是很难拒绝别人,比如,别人找他借钱,他总是不好意思拒绝,即使在他自己创业资金周转不开的时候也如此。我问了他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如果他不借会怎么样,第二个问题是,他自己怎么理解自己身边都是向他借钱的人这件事情。这两个问题把他难住了。他想了一下说,如果不借给别人钱,他会觉得自己没有能力。虽然他已经身家过亿,但是内在总是感觉自卑。因为自卑,他把自己的成功都归因于运气而没有从内心确认过自己是有能力的。所以,他总是通过借钱给别人让自己感到自己有能力。他也很难和同样成功的人做朋友,因为在内心里他觉得自己不配拥有现在的成功。于是,他就不自觉地在身边聚集很多依赖他的人。

这种潜意识里的限制性观念的形成和成长环境息息相关。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帮助大家找到自己成长和发展中的限制性观念——听到“应该”这两个字的时候,就意味着潜意识里的限制性的观念要出现了。比如,我觉得我应该在30岁结婚,我觉得我应该有两个孩子,我觉得我的丈夫应该是一个比我高的人,她明明没有做错什么所以我不应该生气,等等。所有的“应该”都是在标记一个冲突。当一个“应该”出现的时候,就有一个“可是”被限制住了。所有的“应该”出现的时候,都是重新复盘自己的契机。比如,当我想吃冰激凌的时候,我可能会想,我应该选择更健康的食物。这就意味着自己内心有一个需求,但是这个需求和外界压力带来的限制性观念产生了冲突。

其实很多时候有一些“应该”是有促进作用的,并不完全是限制发展的。比如,应该在和其他人交往的时候顾及别人的感受,而不是以自己的喜好为前提。这些“应该”有助于更好地与人交往。但有些“应该”是以损耗或者压抑自己的合理需求为代价的,这些“应该”就会成为限制性观念。要试着观察自己日常的想法,从中找出限制性的条件。

既然限制性观念的根源在原生家庭里,那么本节就用心理学家的角度审视一下过往的成长环境,看看成长环境在亲密关系方面向你灌输了哪些“应该”。从依恋循环的角度可知,人们的很多关系模式其实来源于父母。父母怎么处理事情,他们怎样相处,他们怎样理解自己,以及他们怎样处理跟别人的关系,这些都是孩子从小到大耳濡目染、内化于心的精神食粮、精神营养。所以你可以尝试看一看你父母的人生画卷。

回忆一下你最近一次回家的时候家里的生活,你也可以在下一次回家的时候,花一两小时观察一下父母之间的互动,进而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一:你父母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

你要观察他们平时都会做些什么。很多人觉得自己对此十分了解,但其实可能并不知道父母生活的细节。比如,现在可以回想一下,父母早上通常什么时候起床?他们起床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做完这件事情之后,他们又做了一些什么?

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父母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你可能会发现,以前你觉得你母亲一直都是忙忙碌碌的,可是现在也许她看的剧比你看的还要多;或者你印象中母亲很少做家务,当你真正开始观察的时候才发现母亲每天做的事情就是收拾家。只要哪个地方乱了,她就会马上整理,如果你再深入感受一下,也许还能从中读到母亲的各种情绪。

日常生活也包括家庭氛围。有些家庭习惯在每天晚饭后一起读书,有些家庭习惯在晚饭后争执谁洗碗、谁看电视,还有些家庭家人从来不在一起吃饭,或者吃饭时从来不等晚归的人。这些日常生活场景,包括很多人的内心感受,都会构成内心关系的原型。从小就看到父母就吵吵闹闹,习惯了吵闹的说话方式的人,往往会在自己的婚姻里也对伴侣大声嚷嚷而不自知。

问题二:父母各自会有什么需求?

作为孩子,很多人从小就习惯于父母满足自己的需求,从来没有真正考虑过父母的需求。你可以借此机会看一看父母平时到底有什么需求。

问题三:父母之间通常怎样表达需求?

在了解父母的需求之后,再观察一下父母之间怎样表达各自的需求,是互相拌嘴,是心照不宣,还是从来不沟通。

问题四:父母之间的表达方式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问题五:你觉得父母之间的互动方式会给你的成长带来怎样的影响?

良好的伴侣关系是你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内心平静的重要因素,会影响你的一生,而伴侣关系和家庭关系的最初模板其实来自于父母。回答上述问题,就能了解父母传承了怎样的模板,这也就是你内心所认为的夫妻关系的样子。通过分析从小耳濡目染的伴侣关系、家庭关系的剧本,就可以看到这一剧本会怎样影响现在的婚姻生活。

父母的亲密关系模式能让你看清自己的亲密关系的起跑线在哪里。起跑线固然会对最终的成绩有一定影响,但是后续的长跑过程才是真正的决胜因素。我经常这样形容真爱:真爱不是你一眼就看上的人,真爱是“一起走过”“一起走到最后”的过程。

两个人的亲密关系也是有发展阶段的。这个发展阶段的起点就是双方在认识的时候各自的家庭影响和各自的人格成熟程度以及各自的阅历。在亲密关系的发展过程中,双方的特点会互相碰撞、互相激发。在互动和冲突解决的过程中,关系会进一步加深,而且双方也会促进对方的人格成熟和人格发展,互相成就。

有很多人认为婚礼是个终点,两个人自此就一辈子生活在一起了。事实并非如此。伴随着个人的人生发展,夫妻间的关系也有发展过程。比如,刚开始在一起时,女生也许抱着“找爹”的心理需求,男生抱着“找女儿”的心理需求,但随着自身的发展,各自对伴侣的需求会改变。在从丈夫身上得到了父亲般的照顾后,也许女生之前缺乏父爱的需求就可以得到弥补。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慢慢从一个女孩变成一个成熟的女性,这时你内心自然就不再需要父亲的照料。只不过在这个例子里,长大的是内心的小女孩,所以如果这时男生仍然只是以照顾女儿的方式照顾女生,这段关系可能就无法继续满足女生的需求。反之也是如此。所以,随着双方各自的成长,亲密关系也要发生相应的转变。如果双方都能像跳舞一样,不断地适应对方又不放开对方的手,就能在流动中互相促进,一起成长。

在这一过程中,夫妻双方其实都会不断完善各自的人格。相应地,因为双方都发生了变化,夫妻之间的关系动力也会相应地发生改变。结婚后,事情并不会变得更简单,反而是在人格成熟标准里增加了新的维度,使双方的人格发展更多维、更立体。在婚姻里,双方既会在各自人格成熟的道路上继续前进,也会通过伴侣之间的互动进一步完善彼此的人格。所以,在夫妻关系里,如果可以找得到一个跟自己一样有不断前进的能力、有不断成熟的能力的人,就可能在亲密关系中找到发展的生机,并且使夫妻关系发展、彼此的人格发展变得更多维、更丰富。

3.4 关系发展:一元关系、共生关系与多元关系

本节综合上文所述的知识点,介绍一个更深入的概念:关系的进化。

关系的发展进化阶段有三个,分别是一元关系、共生关系(二元关系)与多元关系。

这三个阶段是心理人际关系或称客体关系、依恋关系的发展阶段。依恋关系的发展和人格的发展相辅相成,共同影响整个人生。人格的发展指自己对自己的认识的发展。依恋关系的发展阶段是和周围的人乃至周围的世界之间的关系的发展。“我们是谁”影响我们如何看待外界,而和外界的互动又影响我们怎么看待自己。

人格发展经历的前几个阶段,分别是安全感和信任感的建立、自尊的建立、知晓自己能做什么和能做多少。相应地,这些阶段在依恋关系上的发展也会从一元关系到共生关系再到多元关系。

这三种关系模型的发生发展从出生开始一直持续到大概五六岁的时候。在正常情况下,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三个阶段的全部过程。这三个阶段在心理学上都有对应的专有名词:一元关系对应的是婴儿全能感期,二元关系对应的是和母亲的共生期,多元关系对应心理学中的俄狄浦斯期[1]。

一元关系发生在婴儿刚出生的时候。由于受到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这时婴儿对外界的感觉很模糊。比如,婴儿感觉到胃部不舒服,因为他还没有疼这个概念,他只能表达我很难受。这就是婴儿时期的原始的内心状态。

这种感觉之所以原始,是因为它只有刺激反应和解除反应。感到一个刺激,把它表达出来,然后刺激就会消失,婴儿就回到一个没有刺激的状态。这种感觉其实就是一种紧张—放松的循环状态。

这个时期被叫作一元关系,这时婴儿对于内在和外界的感知非常模糊。婴儿只有自己的感觉,而很难区分是自己的感觉还是外界对他产生的影响。你可以想象一下早上起床前半睡半醒的状态,你觉得腿特别麻、特别疼,像针刺的一样,你被这样的感觉刺激醒了。等你完全清醒后,你可能发现不是你的腿出了问题,而是晚上睡觉时压到了腿,于是你就会知道,这个疼痛是外界引起的,而不是半梦半醒时的单一感觉。婴儿期的原始精神状态就类似这种半梦半醒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想象和现实、内在和外界之间的区分是很模糊的。

这个阶段之所以也叫作婴儿全能感期,也正是源于内外区分的缺失。由于婴儿在这个时期还无法区分外界和自己,所以他会把一切都归因于自己,拥有一种我就是全世界,全世界就是我的感觉。

比如,他饿了就会哭,然后他发现“我哭一下,就不饿了”。所以,如果孩子在这个阶段时得到很好的照顾,他的心理感受就是“我很好,我什么都可以做得到,只要想得到,就能做得到”。

所以,婴儿全能感期,也就是一元关系期,是一个人建立原始的自尊、建立原始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的时期。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说,父母应该尽量满足这个时期孩子的需求。

总体来说,一元关系是生命与世界最初的联结。这个时候,个体会发展出个体的全能感并由此开始产生原始的自尊和原始的自信,以及基础的安全感和信任。这些基本的心理发育会长远地影响后续的心理发展。

在后续的发展中,婴儿会慢慢意识到,原来世界上不是只有自己,自己的需求也需要由他人来满足。这个认识的产生就是二元共生阶段的开始。

该发展阶段的第一个关键点在于大脑和感觉系统开始进一步发育,婴儿可以有能力看得更清楚、感受更多,其大脑也开始可以整合看到的和感觉到的信息,并且利用这些信息形成对周围环境和事物的理解。这得益于大脑前额叶的发展。前额叶就是大脑的中央处理器,其发育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语言的出现。

二元共生阶段的第二个关键点在于开始意识并体会到挫折。当婴儿的一些需求无法被及时满足时,比如他感觉冷了,妈妈过一会才会来给他盖小被子,他就会慢慢发现,原来不舒服的感觉的消失需要依赖其他人。

在一元关系里,婴儿感觉自己是全能的,有一种很正向的、有力量的感觉。当他意识到原来自己的生存需要依靠另外一个人,依赖于一种外在的力量时,他就会尽量靠近这股力量,想要全部拥有它,并且会崇拜这股力量,希望这股力量的来源,比如妈妈,永远属于自己、照顾自己。这个时候,如果孩子的母亲拥有良好养育能力,孩子就能感到自己的需求被妈妈看到,感到互动是非常良好的、安全的。

但是如果在这个阶段母婴之间的互动不是良性的,比如妈妈对自己无法理解孩子非常恐慌,或者无法安抚孩子的情绪而对自己产生怀疑,或者有产后抑郁,就会影响互动带给孩子的感受。因为从妈妈那里接收的都是过于强烈的情绪,孩子可能会关闭自己对外的感受通道,或者孩子会延续之前的自恋模式,把母亲视作自己的工具,而不是一个客体。这两种都不是共生关系,尤其第二种,属于心理掠夺的关系。

这个时期的发展虽然发生在生命非常早的时期,但是在一些成年人的身上仍然可以看到当时发展的痕迹。比如,我很想要一个我一个眼神对方就能懂我的灵魂伴侣,或者我希望什么都不说别人就能懂我,等等。这种需求就来自这一阶段的感受——渴求那个理想化的照顾者重新出现在生命里。所以小时候与父母相处的模式会影响人们以后的生活。

如果这个阶段的需求被过度满足,人们就无法进入共生阶段,而容易把周围的人给予的帮助当作理所当然,会物化别人,以自我为中心,无法共情或体会别人的感受,难以换位思考。有不少所谓低情商的行为就是基于这一原因。而如果这些需求没有被满足,就会执着于此,总希望重新得到这种关系。

弗洛伊德曾经说过,我们一生都在弥补童年时期的缺失。无论是被过度满足,还是完全不被满足,人都会产生一种需求和渴望,想要再找到一个能满足自己这个阶段需求的人。

从这个角度看,其实人们在有长久的记忆以前,和周围环境的互动已经奠定了后续的路。这些无意识的缺失和渴望会在暗地里影响人们的注意力,决定人们被什么特点吸引,从而在人们周围聚集起来具有这些特点人和事,形成人们的世界。这也就是为什么即使在同样的条件下,有的人总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而有的人却总能发现机会。

那么人们又是怎么进入多元关系的呢?

在二元关系中,假设你顺利地从意识到自己不是全能的这个心理危机中走出来,和母亲建立起了一个共生的盟友关系,你就会重新感觉到安全,并且体会和另外一个人之间存在的亲密感,感到你们是如此和谐,完全地心意相通,觉得你们二人就是全世界。直到有一天,你突然意识到,原来有一个人叫“爸爸”,虽然他也会关心我对我好,但是他居然和我妈妈更亲密!

在成年人的关系里,有的人总是会害怕老公、女朋友跟别人在一起,或者在发现他跟家人的关系比跟自己还亲密的时候,感到非常恐惧,认为自己要被抛弃了,或者觉得对方不再在乎自己了。甚至在职场上,看到另外两个同事关系特别好,就会感到自己受到威胁,或者感到自己被孤立。所有的这些焦虑其实都源自小时候在多元关系阶段的经历。

在提及多元关系时,通常会提到俄狄浦斯情结这一概念。在心理咨询中要分析一个人的关系模式及其内心剧本时,俄狄浦斯情结通常需要被纳入考虑。

有的人会以为俄狄浦斯情结就是“杀死父亲,占有母亲”。以这一神话故事的原型解读这一概念的做法过于简单、粗暴,而且也和每个人的实际体现不一致。在理解俄狄浦斯情结时,不能单纯地从神话故事的角度出发,而要理解这个神话故事带来的感受和心理过程。

俄狄浦斯情结的核心是怎样开始处理三者关系,并且以三个人的关系为单元,建立起了一个基本的剧本,延伸到其他情境,将之变成处理跟很多人之间关系的蓝本。

如果之前的共生关系发展得好,在和照顾自己的人关系特别好的时候突然发现,原来他还有一个爱人,他们才是更紧密的团体。这个时候就是所谓的俄狄浦斯期的开始,我们也就进入了多元关系期。那么,怎么样才算是顺利度过这个时期呢?

妈妈可以跟孩子说:“我跟你爸爸是夫妻,我们是在一起的,但是我有你爸爸并不代表我不要你,我跟爸爸会一起爱你。”

对于一个小孩来说,突然发现有一个竞争者,他害怕的其实是失去妈妈,如果妈妈坚定地表达出父母是一起互相扶持的,并不会因此就不要他,父母感情好非但不会使他失去妈妈,反而使他获得了双份的爱,小孩就会感到安全。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选择不陷入一个三角关系的权力游戏,这不是一段三角关系,不是一段需要争夺的关系。

如果孩子能和进入二元关系时一样,在进入多元关系后重获安全感,这个阶段就会顺利过去。接下来孩子就会进入潜伏期,潜伏期大概从进入小学开始。

在潜伏期,孩子开始把那些需要用来抓住母亲、与父亲竞争的能量很安全地放回到自己身上,借此发展自己,而不再担心生存问题和三角关系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父母本身关系不好,父母中的一方想拉拢你成为他的同盟,就会鼓励你更多地跟他在一起,更多地把精力放在讨好他的身上,而不是关注你自己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你可能就会被卷入三角关系,其关系的核心就会变成“我是一段双人关系中的第三者”。

如果这个阶段的发展不顺利,人们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时就会遇到困难,而且更容易陷入人际关系的权力斗争中。比如,有人会利用出轨控制伴侣,或者用讨好建立人际关系,或者总是忍不住破坏别人的关系,自己总想成为人群的中心,等等。

这些现象既会出现在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中,也会出现在同事、朋友关系中。不管是什么关系、什么剧情,你都可能发现它们和自己内心剧本中的那种权力争夺的游戏是一模一样的。

这个阶段问题的解药是重新发展出和别人建立关系的能力。很多多元关系中的权力游戏都是在消化一元、二元关系中没有处理完的问题。而当你能重新认识自己、理解你在意的人,并且重新建立自己的安全感和自尊时,你自然就可以从权力的游戏中解脱出来了。

借助这些心理学工具看清楚自己可能经历了什么、受到什么影响,在生活中建立持续的自我觉察的习惯,进一步厘清自我发展的脉络,我们才有可能走出糟糕的人生剧本,重获对人生的掌控。

3.5 镜映原理:如何从孩子身上洞察自己的人生

本节将分析亲子关系的问题。很多人听到亲子关系时,可能第一个反应都是自己跟孩子之间的关系。其实在中年阶段,亲子关系不仅仅是自己跟孩子之间的关系,此时很多时候需要面对的是以下三种关系。

第一种,和自己父母之间的关系。

第二种,已婚者要面对跟对方父母的关系。

第三种,和自己孩子之间的关系。

首先来看和自己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人们在28~40岁这个阶段,其和父母的亲子关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这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

在20岁左右时,人们面临的问题很简单,父母在这个时候可能仍然非常健康,还在继续工作,他们在经济上和心理上处于刚刚开始离开家、离开父母、能够独立的阶段。这个阶段面临的问题是找到自己的伴侣,以及开始独立尝试不同的事情,逐渐走向人格的成熟和独立。

步入成年到中年的发展阶段,身上的担子就会越来越重,很多人年过三十就不敢再轻易辞职,因为他们在这个阶段要面对和承担很多事情,要平衡很多问题,要同时扮演很多角色。之前自己只有子女和学生的身份,现在同时是子女、伴侣、父母、社会人、职场人。而这个时候,蓦然回首,当要去处理和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时,人们才发现很多事已经变了。

尤其是如果离家多年,你再回去看父母时会发现好像在自己离家的这些年里,父母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阶段,大部分中年人的父母都已经退休,他们即将面对衰老甚至死亡问题。作为子女,当他们的衰老其实也是在提醒自己,你也会有这样的一天。很多人此时最恐惧的其实并不是跟父母的关系,而是看到父母现在的情况想到自己走到这个人生阶段的时候应该怎么办,自己应该怎么面对衰老和死亡。

这个阶段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和父母之间新的边界问题。子女独立之前的生活和父母的生活融为一体,需要父母的支持,父母也习惯了掌控子女的生活。但中年人已经成为独立的个体,他们也慢慢发现父母除了父母的角色外也有其他角色,也有不扮演父母角色的时候。这时候如果父母无法拥有其他身份,而仍然需要一个孩子,或者你不愿意独立,仍然希望当一个孩子,中年期的亲子关系问题就会变得很突出,孩子就会面对跟父母间的边界问题而走向下一个危机。因为这个时候父母可能已经无法像以前那样全方位地支持你,他们也有自己的人生,他们在不同人生阶段也有不同的课题,子女又无法代劳。

中年人和父母相处的第三个问题就是过往的原生家庭的一些问题。很多人向我咨询的时候都抱着跟父母和解的目的。当很多人谈到与原生家庭和解、与父母和解的时候,他们都是希望一家人能回到相亲相爱的状态。

但到了中年阶段,过往和父母相处的模式已经根深蒂固,而且父母已经处于五六十岁的阶段,这时如果要双方都能发生很大的变化其实并不容易。很多人面临的挑战其实是“我是否可以放弃让我的父母变好,我是否可以放弃改变我的父母,而只是改变调整我自己”。

那种特别融洽的亲子关系其实只是一个想象。孩子已经不是小时候的孩子,父母也不再是他们年轻时候的样子,父母和孩子都无法以那个时候的关系状况为蓝本指导现在的生活。

如果无法在过去获得这种想象中的融洽的亲情关系,那么在将来也不太可能重新获得。和解又有什么用?

真正需要做的事是找到和原生家庭相处的新的平衡点,探索出和父母相处的更好方式。跟父母之间的和解并不是原谅,而是理解他们的经历,理解自己当年的处境,然后找到现在能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相处模式。

如果中年的你已经进入婚姻,那么除了面临与自己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还需要面对与伴侣的父母之间的关系。是融入两个家庭,把两个家庭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大家庭,还是保持彼此的边界,首先建立一个小家庭,然后再处理小家庭跟两个大家庭之间的关系。

有些人更崇尚自己的核心小家庭,有些人则崇尚一个大家族,这两种形式没有对错之分。所以这时要处理的问题其实是对于自己来说哪种形式更适合。

第三种亲子关系是自己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正如上文所述,在依恋循环里,曾经的孩子其实就是他们的孩子的原生家庭。

在这个发展阶段有两种亲子问题。第一种是如果还没有孩子,怎样避免自己的问题出现在孩子身上;第二种是如果已经看到了孩子身上存在发展困难,怎样调整自己和孩子。

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测试叫作AAI(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成人依恋访谈测试。该测试可以非常准确地找到被试者的依恋模式。该测试发现父母的依恋模式,尤其是主要照看者的依恋模式,极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未来的发展模式。在一次对准父母的心理干预中,我曾经在以AAI测试详细分析这对准父母的依恋模式后,比较准确地预测了孩子出生后的经历和性格以及人格发展过程中面对的挑战。

用AAI成人依恋访谈这一测试对准父母进行心理上的早期干预,也叫作心理层面的优生。

有很多家长之所以做心理咨询,是因为他们的孩子已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孩子之所以出现问题,一般来说都是因为家长的问题,尤其是在孩子的人生转折点,比如10~12岁、16~18岁这两个阶段,孩子在学习上、品行方面或者性格以及情绪调节等方面出现比较多的问题,其实都是在帮助父母回顾自己身上的问题。

有时,有些父母已经开始留意自己的孩子和自己的亲子关系方面的问题。比如一些孩子抗挫折能力差。遇到不会做的数学题时,他们会发脾气、把书扔掉,情绪非常糟糕,晚上很难入睡,早上又起不来,情绪更糟糕,进而陷入恶性循环。这种恶性循环一般开始于一个他们很难处理的具体的挫折。这时他不是去找解决办法,而是被自己的情绪所控制,感到很烦躁,想发脾气,需要别人帮助他解决问题。

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在做作业时很烦躁可能就会帮孩子完成作业,有的家长可能在帮孩子完成作业后感觉这样做不对,又走到另一个极端,严厉地管教孩子、打骂孩子,在这样的反反复复之后,孩子的叛逆心理就会变得很严重。

一般而言,这样的家长可能也从来没有用自己的力量顺利地解决过问题。比如遇到工作上、生活上的问题时,他们的第一选择可能是逃避,或是指责他人以推卸自己的责任。对于孩子来说,他从中学到的就是当遇到问题时,只要找到一个人做替罪羊,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所以当你在工作、生活中遇到问题而指责他人时,你的孩子学到的就是如果有题目不会做,就应该找一个替罪羊。

有一个练习可以帮助家长从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问题,这个练习就是观察孩子。腾出20分钟的时间,你可以在家里假装看报纸,也可以假装做点别的,但目的是观察自己的孩子。观察意味着用眼睛看,而不是用嘴巴说。所以如果孩子和他的母亲或父亲的互动有问题,要切记此时你要做的事情是观察,而不是干预。

在观察的过程中,你可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一:当面对孩子的时候,你最常处于哪种情绪之中?

比如,有的人可能在观察孩子的时候,发现孩子做一会儿作业就放下笔玩一会儿,因此内心会很烦躁、很焦虑,或者内心会出现很多批评的声音,觉得孩子怎么可以这样,这样是不对的,等等。这个时候你不要指责孩子,你要做的事情只是观察,觉察自己面对孩子的时候,内心会有哪些情绪。很多时候,你可能会焦虑、害怕、恐惧、愤怒,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此时你被禁止指责孩子,因此你可以尝试寻找平复自己情绪的办法。

问题二:这种情绪源于孩子的什么行为,你对这个行为的预期和解读是什么,你的情绪如何影响你对孩子的看法?

比如,在听到孩子哭的时候,你的情绪反应可能会很大,可能因此陷入恐慌和愤怒的情绪。这时,我们就会告诉他,试着感觉一下你对孩子哭这个行为有什么预期和解读。

很多父母会说孩子一哭就感觉自己好像不是个好妈妈或好爸爸,感觉孩子的哭声是在要求自己、指责自己。这就是父母对孩子的行为的解读。从亲子指导的角度看,孩子哭的原因可能只是他摔倒了所以感觉很疼,或者因为他和小朋友相处得不愉快,孩子可能只是在表达情绪,并不是在指责你。

但是如果你将他的行为解读为对你的指责,就可能对孩子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比如很害怕这个孩子,很讨厌这个孩子,或者只要这个孩子出现就会感觉很委屈、愤怒,等等。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到,有一些事情会触发人的情绪反应。当某些情绪被触发后,人们可能就会误解或过度解读孩子的表现并先入为主。

问题三:试着寻找对孩子行为的其他解读方式,再深入思考是什么因素导致你产生这样的解读路径?

比如,是不是自己小时候经常被指责,让你觉得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所以在做家长这件事情上你一直存在很多恐惧,于是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你的第一个反应自然就是“一定是我的不好”。很多时候可能并不是你的问题,而是孩子在正当地表达他的需求。

大家可以把周围的这些关系当作镜子,这些亲密的关系能直接反映出你内心的冲突,让你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和冲突,帮助你进行改进。这其实是周围环境给予你的帮助,而不是对你的要求。此时,你可以通过人际关系这面镜子,透视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一:你跟周围的人的关系怎样?

问题二:你为什么允许别人这样对自己,如果你有一个经常对你很冷漠或指责你的伴侣,想想为什么你会允许这样的伴侣存在?

问题三:在这样的人际关系中,你的收益是什么?

很多时候,有的人之所以把自己弄得很惨,甚至把自己变成一个受害者,是因为有获益——这样他就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并证明了别人都是错的。具有这一人生目标的人,自然会在身边聚集很多对不起自己的人,甚至会默许他人做一些伤害自己的事情,以便自己可以成为受害者,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

如果确实如此,你就要思考下一个问题。

问题四:你是否还要继续下去?

如果你已经不想再做一个受害者,也不想再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而想真正过属于自己的人生,就来看最后一个问题。

问题五:如果需要改变,你还缺少什么?

[1]即恋父恋母期。——编者注

第四章 重塑生活4.1 人生资本:心理体质带给我们的安稳和能力

本章从成年期到成年中期的转变开始谈起,帮助大家管理好该阶段自己的人生资本,管理好稀缺的体力、精力、资金,扎根当下的发展,兼顾对过去的梳理和改变,扎扎实实地把成年到中年阶段的基础打牢,顺利进入成年后期的黄金时期。

本节将为你的新的生活方式的建立做一个基本的“心理体质”上的准备,我将从五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

第一个方面,什么是掌控和自律。

第二个方面,如何平衡情绪和理智。

爱的钢琴手(爱的钢琴手歌词是什么意思)

第三个方面,情绪调节是如何实现的。

第四个方面,如何建立健康的逻辑能力和思考能力。

第五个方面,平衡能力的建立。

首先要理解掌控和控制的差别。很多人错误地将掌控一件事理解为完成这件事的每一步都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其实,掌控只是需要在事情完成的过程中对于自己能控制和超出控制的部分都有所了解,并且能通过灵活的应对方案实现自己的目标。

有一个成功学概念叫作自律。这个概念误导了很多人,有很多人以为掌控就意味着要很自律。比如,我计划早上8点健身,如果10点才去,就会感到愧疚或自责,认为自己不自律,进而产生很多自我挫败的想法。

掌控并不是控制,掌控意味着,如果你想一周健身三次,虽然你想尽量安排在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但是如果其中某天有其他的事情,你也完全可以将健身计划调换到其他时间;如果周一晚上很累,也可以不去健身,而在周二上午进行。因为需要做到的只是一周健身三次,并不一定要在固定时间进行。

掌控的特点是在计划的推进和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预料到事情会发生改变并及时进行调整,能接受这些改变和调整是自然发生的事情,不完全受自己控制。因为不排斥这些改变和调整,所以可以从容应对,更重要的是,能顺利完成目标。

人的精力和意志力都是有限的,人到了成年中后期,最重要的事情是认清自己的局限性和自己所有资源的稀缺性,然后才能开始把资源都用在刀刃上。

很多时候人们会把对目标的实现转变为对过程和手段的纠结。当纠结过程和手段时,人们往往就忘记了真正的目标。很多人会错误地把完全控制过程理解为自律,这其实就是过度控制的表现。自律并不是一定要每天按照时间点完成相应的事情,而是可以在这一段时间之内很好地平衡需要完成的事情,平衡自己的情绪。比如现在情绪不太好,就先调节一下自己的情绪,然后再完成要做的事情,也会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把事情完成,又不会因为没完成计划而形成一个自我挫败的过程。这才是比较健康的自律。所以,掌控、自律跟控制是不一样的。

实际上,要做到掌控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达到理智和情感、想法和情绪之间的平衡。很多人设定了目标并制订了非常详细的计划,但完成不了,进而产生了挫败感。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混淆了掌控和控制。

一个人之所以从掌控一件事情滑落到过度控制一件事情,一般来说是因为他出现了很多情绪。比如,如果这件事情不按照我说的方法做,我会觉得很沮丧、很难受,或者我会很自责,觉得自己没做好,不是一个优秀的人,等等。当这些自责、焦虑等难以平复的情绪出现的时候,一个人如果没有办法平衡理智与情绪,就会被情绪所淹没。

比如,你很想和孩子或伴侣一起共度亲密的时光,打算一起看场电影。可是你们各有自己想看的电影,无法达成共识,最后不欢而散。本来一起看电影只是为了让彼此有一个相处的时间,情绪却让这件事情变成到底是你应该陪我看剧情片,还是我应该陪你看警匪片,到最后变成了到底应该谁听谁的争论。

如果有了情绪,又没有办法平衡情绪和理智,就会导致人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过程和手段上,而不再关注目的。

在上例中,如果双方无法在看电影这件事情上达成一致,其实可以把看电影换成一起去吃饭,或者找个地方坐下聊天。如何平衡情绪和理智,这才是掌控的起点。

情绪控制能力和肌肉控制能力一样,是需要锻炼的。就像在健身房举哑铃,今天能举2个,明天能举3个,肌肉才能慢慢变得强健。

有些人认为懂得调节情绪就是每天情绪都很好,能避免坏情绪的出现。其实不然,真正开始学习调节情绪时,可能需要有意识地寻找一些调节情绪的机会,而不是避开这些机会。

比如,以前面对压力时,我可能马上就会去看电视剧,现在我试着延迟5分钟再去看电视剧。锻炼情绪的控制能力也是每天多面对一点,每天都进步一点。当面对压力的时候,我可能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仍然会选择逃避,但是通过不断练习延迟逃避行为,不断增加延迟的时间,最终做到不再逃避。

比如,你现在特别想吃零食,但你知道自己正在借此逃避压力。这时,你需要觉察到以下几点。

第一,很好,你已经意识到你有负面的情绪了。

第二,你知道你想逃避是因为自己不想面对这个情绪。

第三,你现在需要锻炼自己的情绪肌肉,因此应该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再多待一会儿。

也许最后你仍然会吃零食,但是你可以试着推迟10分钟或20分钟再吃。在这20分钟里继续做那件让你有压力的事情。

如果20分钟到了,你发现自己并不是非吃不可,你就可以继续做那件事情而不吃零食。但有些时候你可能觉得特别累,只能坚持10分钟,这也没问题,那就只坚持10分钟。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锻炼,你面对情绪压力时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会越来越强大。

想要做到掌控,还要培养健康的逻辑能力和思考能力,这其实属于认知及认知的锻炼,后文会帮助大家培养、发展这些能力。

想要做到掌控,还需要有非常好的平衡力以走出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困境。非黑即白的困境包括事情只分对错,做事情走极端,或者有人认为这件事情只能这么办、没有其他办法,或者一定要判断谁对谁错。

很多人受困于非常僵化的处理事情的方式而无法灵活变通,所以在做事情时或处理人际关系时会遇到很多困难。而掌控,就是面对变数时可以灵活处理。当你能走出非黑即白的困境,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时,就意味着你已经可以接受这一事实——事情并不是只有一种解决方法,也往往没有最优解,要做的只是不断寻找把这件事情解决好的办法。只有从非黑即白的思维逻辑中跳出来,才有可能做到真正从容地面对生活。

这些都是一个人在开始完成掌控,或者已经逐渐获得掌控时需要注意的方面,可以为练习掌控力打好基础。

4.2 精力管理:掌控精力是提高效率的基础

进入成年中后期时,个人要对很多事情的稀缺性和自己的局限性有准确的认识。到了这个阶段已经不再像小时候那样拥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些限制都实实在在地存在于物理层面、生理层面。其中精力的稀缺尤为明显。

精力的稀缺是由很多不同的原因造成。

到了一定年龄,身体最主要的表现是体力下降。体力下降包括多个方面,包括注意力持久度的下降、记忆力的下降。而且在这个身体变化的时期,工作挑战也在变大,所以很多人在此时会面临瓶颈期。其中的主要困境就是感觉自己已经没有那么多精力和能量,但是工作压力却在变大。很多人会有意无意地忽略自己的体能其实已经跟以前不一样了。

这时要做的并不是怀念以前自己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体能有多好,而是要意识到自己现在的身体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很多人其实会有意无意地忽略自己体力的变化,这在临床上叫作否认。

举个例子,很多人以为现在的身体状况应该和以前一样,依然熬夜,甚至有的人希望通过熬夜证明自己还没有进入中年,证明自己还和以前一样。

想一想你每天有多少时间花在试图证明自己没有变老上。如果可以坦然接受自己身体能量和精力逐渐减少的事实,你只需要思考怎样合理地利用这些精力即可,而不是想怎样让自己回到过去。如果可以在否认上少花一些时间,可以在生活中使用的精力就会变多。

其实,否认自己的变化不仅会占用精力,还会带来一些极端的危险。其中一个非常极端的后果就是猝死。一个正常人,如果没有一些器质性的疾病,并不容易猝死。实际上在猝死之前,身体已经给过人们足够多的警告了。但是由于主观上的否认甚至自我催眠,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还和以前一样,于是当这些信号出现时,很多人会有意无意地忽略掉它。现代社会中每个人的压力都非常大,大家很容易选择性地忽略自己的身体。

如果精力在这一阶段消耗过多而没有得到很好的补充,就透支了后续几个发展阶段可以使用的能量。

此时,建议大家尝试做身体“扫描”的练习。你可以坐在凳子上,可以躺在床上,甚至你也可以在地铁上进行练习。这一练习所需时间从20分钟到1小时不等,可以帮助你重新找到身体每一个部位的感受。

当你可以感觉和理解这些感受时,你才会把自己的身体当作自己的盟友。精力变得稀缺会带来很多现实层面上的影响。精力的不足会造成工作效率下降,也就是说单位时间内能完成的工作量较从前有所减少。所以如果在中年之后仍然无法找到提升途径,就非常容易在职场中陷入衰退。

很多人会在这个阶段重新进行职业规划,职业性质不再是单纯依靠时间换取经济回报。

其实,精力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精力可以简单地从字面意义上理解为精神力量,也就是每天醒来时,有多少精神力量可供这一天使用。如果今天起床的时候感觉自己不精神,那你今天的精力就是少的。

精力管理很大的一个挑战是,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务已经占据了人们很多的精力,但是如果需要做出改变并进一步积攒力量以便突破现在的圈层而进入下一个阶段,必须首先要保证现实层面不出现问题。

举个例子,很多人之所以害怕做心理咨询,是因为他们发现有的人在进行心理咨询后,反而会进入一个更不好的状态。其实,心理咨询是一个帮助来访者深入地探索自己进而改变自己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一个剖析、剥离、重建的动态过程,其间新旧观念更替时,人的心理状态是很脆弱的。咨询师会在咨询之前考察来访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做好防护准备。

精力管理也一样。在突破自己,往上迈一个台阶时,能力、思维方式、处世方式大都需要改变。人们在这个改变过程中也是很脆弱的,需要处于一个相对有保障的情况之下,比如在一个既不会丢掉工作也不会影响日常收入的情况下,慢慢进行自我调整。待把这些日常条件都稳定下来,并且可以调整到每天还有剩余精力做更多的事情时,才能开始进一步探索自己并且实现自我成长。

所以,精力管理的第一步是理顺现在的生活,第二步才是留出一部分精力为后续的发展做准备。积攒额外的精力也是突破圈层、走到下一阶段的必要准备。

精力管理其实是一个系统工程,很多方面都会影响精力管理。

第一,上文提及的身体问题,比如休息不好或生病都会使精力下降。

第二,复杂的情绪也会消耗额外的精力。比如,当失恋、突遭变故或遇到打击时,你甚至会感到早上起床都需要很多心理力量。所以,此时一定要给自己时间平复情绪,而且要知道当冲击发生时,如果感到没有足够的精力、体力,是非常正常的。精力也就是情绪稳定很重要的原因。如果每天的情绪都大起大落,就会消耗大量精力,而且尝试调节情绪的起落也会消耗精力。

管理好情绪并不是要压抑情绪。压抑情绪时,人们表面上看起来好像风平浪静,但是就像一眼泉,泉眼里不断有水冒出,盖上盖子并不能阻止深处的水往上涌。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抑郁的人,虽然看起来没有情绪波动,但精神上已经感觉十分疲惫了。因为压抑是一个持续发力的过程。

第三,缺乏活动调剂也会影响精力。正如上文所述,休息是非常重要的,休息可以从体能上补充精力。但是单纯睡觉并不是一种很好的休息方式。

如果你的工作需要脑力劳动,你一定要总结一种让大脑转换赛道的休息方式,找到一种用体力活动补充精力的休息方式,例如跑步、打球。

第四,精力的分布是有特点的。

第一个特点是,精力在一天中的分布因人而异。比如,有的人属于早起型,对于他们来说,精力更好的时间在早上;而有的人可能属于晚睡型。大家要根据自己的精力在一天之中的分布特点,找到一个比较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比如,有的人早上四五点起床,一起床就直接开始工作,一直工作到九十点。别人刚刚上班时,其实他已经把全天的工作处理了大半,所以上班之后,他就会轻松很多,可以放松精神,开始做一些社交性的工作,例如开会、与人联络感情,等等。

有的人可能在上午的时候没精神,要慢慢熬到中午吃完饭再小睡15分钟,才能精力充沛。如果你是这样的人,可以把重要的事情留到下午做。习惯晚上工作的人,可能就需要调整到一个不需要在白天做很多工作的职位。

第二个特点是,精力的分布是变化的。可能有几个月你晚上特别精神,也许随着季节的变化,你发现自己的精力变得在中午特别好。

遇到这种情况,有的人可能会认为是自己的自制力变差了。其实不然,只是精力的分布发生了改变。所以你需要不时监测自己的精力分布情况,随时做出调整。

第五,精力管理需要学会放弃完美。人的自律和意志力都需要精力支持。举个例子,创业者大多白天满负荷工作,晚上绞尽脑汁思考,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加上创业艰辛,他们还需要坚强的意志力。在这种情况下,到了晚上他们往往没有多余的精力提高意志力,也就难以抵御夜宵的诱惑。但是吃了夜宵,有些人又会开始自我怀疑。

其实人一天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要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到完美,就意味着可能很多事情都只能做到60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完美主义者会为每天做的每件事情都感到沮丧。

其实很多时候晚上多吃一顿夜宵,在短期内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而且也许把控制自己不吃夜宵这部分精力用在事业上或家庭上,可以使生活变得更好。

因为对中年人而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意识到自身的局限,意识到自身的资源和精力都是稀缺的。只有这样,才会把有限的资源投入最重要的事情。

4.3 体力管理:如何管理体力,平衡工作与生活

一个人的精力和体力与其生活、工作状态、日常效率甚至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都息息相关,所以精力和体力管理都非常重要。

本节将从睡眠、体能活动、进食这三个方面阐述体力管理的相关内容。

第一个方面,睡眠。睡眠的重要性无须赘述,很多人都深受失眠的折磨。睡眠对现代生活的重大影响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健忘。因为人在非睡眠状态下只能形成一些短期记忆,短期记忆变成长期记忆所需要的长期记忆蛋白的合成只能发生在深度睡眠时。另一方面,在深度睡眠状态下,大脑会清理很多生理代谢的废物。大脑如果不能及时清理这些废物,就会大大增加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病风险。

当睡眠不好时,人的体能、精神状态,还大脑功能、运算能力、判断能力都会受到很大影响。

爱的钢琴手(爱的钢琴手歌词是什么意思)

睡眠还作用于情绪的产生。睡眠不好时,个人的情绪也会很差。而当情绪不好时,有些人会依赖上瘾物质或行为以逃避这些情绪。

比如,有些人回家后不断看电视剧、刷购物平台、浏览娱乐消息以缓解一天的不良情绪。这种调节情绪的方式会占用大量时间和精力,其结果是睡眠时间更少,睡眠质量更差,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睡眠问题成为现代人的普遍性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现代社会的压力比以前大很多,包括信息带来的压力。

曾经有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把一些人聚集在一个古堡里几个月,在这几个月里,他们有固定的收入,每天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喜欢做的事情,不需要面对任务压力。一段时间后,科学家发现这些人的作息时间变得越来越相似。

他们中的很多人在晚上8—9点时就已经开始进入睡眠状态,他们可能会在午夜12点左右醒来,醒来后他们会感到很有活力,因为在实验过程中没有电视、手机等分散精力的物品,他们醒来后会做一些事情,然后再进入下一段睡眠,大概从凌晨2点一直睡到天亮。

因此,如果你在睡眠中途醒来,不必过分忧虑。有些人可能因为自己会在后半夜规律性地醒来产生一定的困扰,担心自己是否存在睡眠问题,其实这是一个自然的睡眠状态。

当然,没有中途清醒的过程也属自然,毕竟在面临的压力非常大的情况下,大脑可能需要一个时间更长的连续睡眠。

最新研究成果显示,一个人的睡眠时间长短不很重要,重要的是能达到深度睡眠及深度睡眠的时长。一个人的睡眠周期通常是90分钟左右。在这90分钟里,人们会经历一个从清醒状态到浅层睡眠,到眼动睡眠,到深度睡眠,再清醒的过程。有的人一个晚上可能会经历3~4个这样的睡眠周期,在两个相邻周期之间会经历一个浅层睡眠阶段,有的人可能会在这个阶段醒来,但是很快又会进入下一个睡眠周期,也有的人并不会在此时醒来。

如果你的职业要求你经常保持清醒,你需要保证的是尽量把睡眠时长调整为90分钟的倍数,比如你可以睡1.5小时、3小时、4.5小时,并且按照睡眠节律调节自己的睡眠。如果你在睡眠周期的末期醒来,就会感觉到睡眠质量比较好。

当然,有些时候人们还会面临睡眠剥夺感问题——睡眠节律很正常,但是醒来的时候有一种没有睡着的剥夺感。

对于这种情况,你可以监测自己的睡眠,如果睡眠节律没有太大问题,虽然你感觉好像没有睡觉,但睡眠监测数据表明其实你的大脑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休息,那就不必过于担忧。

在睡眠这个问题上,其实最重要的是顺其自然。如果你某天感觉自己的精神不太好,不必焦虑,尝试调整当天的生活即可。大家可以尝试正念冥想、身体扫描等一些睡前练习。睡前练习的目的不是让你入睡,而是让你可以从大脑过度活跃的状态里出来,进入一个相对平静的状态,然后在平静的状态下自然而然地入睡。

第二个方面,体能活动。上文已有所涉及,在需要休息、恢复精力的时候,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最好的休息反而是在睡眠充足的前提下,再进行一些肢体性的活动。因为脑力劳动如想问题、做分析、写作等用的是同一部分脑区,而进行体力活动时,激活的是其他部分的脑区,这样大脑就得到更好的休息。

反之也一样,如果你当天做的事情基本上都是体力活动,回家后你可以花一点时间看看书,或者一个人思考一下人生,以便大脑的脑区交替活动。

有的人可能会说,我长期伏案工作,体力不太好,一运动就觉得浑身发虚,我不行,做不好,这可怎么办?

其实,一个人觉得自己的体能不好的原因有一部分是心因性的,也就是说,在心理上觉得自己很脆弱、很虚弱。比如,你害怕当众发言,所以你上台演讲前会感到腿发软。所以,大家在一开始可以尽量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因为大家都在做同一件事情时,会帮助你减小心理阻力。有人帮助你、督促你,你就能更好更快地迈出第一步。等你迈出第一步,你的身体开始有一点点的改善后,你就更容易坚持下去。

我常常建议前来咨询的人通过一些对抗性的活动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他们会发现在对抗性的活动中,比如网球、篮球、击剑、散打等,运动和叫喊给他们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宣泄自己内心的情绪。当内心的情绪宣泄出来时,心理压力就会减轻,他们会发现自己的体力其实比自己想象得好。

这是体力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做到的是,尽量找到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活动,以便灵活地使用不同的脑区和不同的调节方式。

第三个方面,进食。食物是体力的源泉,饮食不足,体力自然得不到保证;过度进食又会增加身体的负担,比如晚上吃的食物很多,第二天早上起来身体就可能浮肿、沉重,状态也可能非常不好,没精打采。所以进食也是体力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很多时候,进食是心因性的,尤其是青少年时期发作的暴食症或厌食症其实都是情绪调节、心理调节失控的表现。

一般来说,暴食可能是一种补偿机制,而厌食是一种拒绝外界、断绝接触的表现。消化系统的器官是表面器官,也就是直接接触外界的器官,其情况实际上反映了个人跟外界的关系。

其实不管是压力型进食还是压力型厌食,都是身体的智慧,并不是一个问题。有时需要吃下很多食物才能感到满足,其实是因为内心很空虚。反之,厌食意味着外界带来的有毒害的东西太多,你觉得自己需要关闭这个入口。

所以,压力型进食或压力型厌食本身是身体智慧的体现。真正的解决办法并不是治愈消化系统,而是调节整体的生活状态。进食方式其实跟生活状态是有很大关系的。

4.4 财富管理:拥有财富必备的五个心理守则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钱往往不仅仅是钱。反之,如果一个人能够让钱只是钱,那么钱对他而言就不再是一个问题。

不同的人生经历会给钱赋予很多不同的属性。比如,如果小时候看到挣钱多的人在家里说的话更有分量,认为一个人没有钱,就没有发言权,也没有资格保持自己的自尊,那么这样的人从小就会在潜意识里把钱、权力和控制、自尊画上等号。

当钱被赋予了这样的附加意义时,人们和钱之间的行为就会变得很有趣。尤其在成年中后期,面临的压力变大时,人们和钱之间的复杂关系就会变得更明显。

钱有五种不同的形态。

第一种形态,收入。对大多数人来说,直接收入是最重要的财富来源,是一个人的生存基础,也反映着一个人怎样看待时间和精力的价值。一个人的财务状况如何,实际上很直接地、赤裸裸地为他的时间和精力标出来了价码。有人会争辩说自己身不由己,但是一个人目前的生活状态都是由自己的决策一步一步形成的,就是其人格成熟度、心理状态、发展状态的最直观的表现。

一个人的收入是其个人状况的重要反映,主要反映了以下两点。

第一点,反映一个人对自己的个人价值的衡量,包括其信念、自尊、价值观。

第二点,反映一个人对自己的付出及工作的价值认可。

从客观上讲,个人的工作和付出肯定有价值,但是收入反映的是个人如何看待自己的付出。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付出是没有价值的,你很有可能就会觉得老板给了我这个价钱的工资,我必须卖力工作,我必须干得更多。有的人可能跟你处于同样的职位,但他并没有你那么卖力。既然老板说了这是8小时的工资,那么我要付出的就是8小时的敬业工作,如果要加班,也许我可以和他要加班费,或者如果没有加班费,那么我明年可能会要求老板给我涨薪。对比对同一个职位的两种不同的看法,你就可以理解这两个人对自己的价值的不同看法,而这种不同的认知会直接影响他们所获得的报酬。

这看似只是对工作和报酬的看法,但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的看法,是由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经历和依恋模式。这些经历和依恋模式、思维习惯非常容易影响一个人对金钱的态度,从而影响其收入。

有一类人坚信我要先付出,然后我才可以得到爱。

很多时候,如果你觉得只有付出才可以得到爱,那么你得到的也许并不完全是爱。不求回报的付出,得到的结果很可能是没有回报。但是很多人会暗地里想要回报,却表现出不求回报的样子。这种表达上的扭曲就会直接影响所得,不管是感情还是报酬。

如果觉得自己只有先付出金钱或劳动,才有资本和他人谈回报或报酬,这一心理反映的是自己内心的虚弱。这分虚弱,很多时候来自个人的价值感和自尊水平。所以,一个人的收入其实很多时候反映的是他认为自己的付出和工作本身是否有价值,以及他是否觉得自己有价值。

第二种形态,存款。存款和收入是完全不一样的形态。很多人可能有很高的收入,但并没有多少存款。存款实际上是生活中的缓冲,存款有很大的心理意义,可以在心理上给你提供安全感。

为什么存款有重要的心理意义?因为存款可以把你从生存线的挣扎中解放出来,意味着即使暂时没有收入,你仍然可以依靠它独立生存一段时间。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如果你没有存款作为缓冲,就意味着你其实根本不自由,随时会面临危机。你可能在过往的生活中从未感到过自由,一直都活得不自由,只是你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状态,所以从来没有想过还有别的活法。

我的一个很好的朋友,向我讲述过他当年转行的经历。他说那个时候他的收入很高,所以存下了很多钱。在30岁左右时,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真的不想做这种特别机械的工作,想要更多自由和探索。他的存款可以允许他一年之内不工作且活得很好,于是他在辞职后就开始了3个月的旅行。

他在旅行的过程中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事情,开始思考自己到底想要过哪一种人生。回来之后,他就着手转行。他的存款可以让他为进入新行业做准备,让他有足够的钱付学费,所以没有那么多焦虑,他从容地完成了职业转型。

第三种形态,债务。提到债务,大家的联想都是痛苦的感受。而且比起愉悦,痛苦的感觉对人的影响更大。

疼痛、痛苦这类体验的黏性很大,会像口香糖一样一直黏在人们身上。其实人类对痛苦的深刻记忆有一定的心理意义,其中之一就是生存需求。如果记住一件事情是不好的,就能更好地避免自己再次陷入同样的困境。

债务有优良之分,但是不管是哪一种债务,都会带来很大的心理消耗。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在这样大的压力之下,仍然保持正常的决策能力。尤其是从心理学的层面上讲,压力一定会影响自我功能。当压力过大或生活打击过大时,人的自我功能就可能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其判断能力。

在做债务决策时,不管是哪一种债务,都要首先考虑清楚你是否有能力承担这个债务,以及如何平衡这个债务可能带来的心理影响和消耗。只有觉得有能力承担时,你才可以做出一些有关债务的决策。

第四种形态,收入及财富目标。财富目标或财务目标不仅仅和收入相关,还关联着不同的情绪。和单纯谈及收入时的情绪不一样,收入的增长及财富目标会直接激发起恐惧、限制性思维等一系列感受。

举个例子,有些人可能会定一些过高的目标,最后却发现无法实现。这就会导致他们开始自我打击,甚至可能不再设定任何目标,认为“只要不定目标,不再对未来有希望,就不用经历失望”。有一些人不敢设定目标是因为不知道如何实现目标,只是将目光锁定在当下,单纯地相信只要多挣点钱、多干点活就行。

按照这个思维,收入是有上限的。因为你不可能一天工作24小时,一周工作7天。这种限制性的思维会使你无法实现有增长性的财务目标。这一过程涉及很多情绪和信念,而且与自我怀疑、自我确认、过往的经济创伤等都有关系。

第五种形态,有害的收入。有害的收入常常被很多人忽略,但其对人的影响非常大。

有害的收入指的是一些会使人失去自我,或者使人愤怒、无力、痛苦、内疚的收入。比如财务依赖,如果你的收入来源是伴侣的钱,那么不管对方对你怎样,你可能都会有“我靠他养活”的想法。你可能会愧疚、愤怒、无助、限制自己的消费,或者花钱更加大手大脚。这样的感觉会让你逐渐失去自我。

不管你的钱来自哪里,长时间脱离社会都会让你产生无力感、麻木感。这种例子非常常见,例如啃老族。他们的收入形式会给个人的心理状况,包括人格的成熟程度带来非常大的影响。

如果获得财富的方式让你感到痛苦,那么这笔财富基本上也可以算为有害收入,比如需要出卖自尊,或者需要过度加班,或者需要依赖不良关系。有害收入虽然短期内能够减小经济压力,但是长远来看,是以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为代价的。

4.5 人生规划:如何完成人生的角色转换

本节将探讨怎样规划人生转换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稳定目前的情况。

第二步,开始查漏补缺。

第三步,参考过往的人生发展阶段,规划发展。

在第一步即稳定目前的情况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整个转型期,不建议大家采用休克式的方法重建生活。很多人会问,如果在转型期发现有很多地方需要补课或者调整,甚至可能需要换工作、换行业,我是否应该辞职休息一段时间,再重新开始。

从人的发展阶段和心理健康的角度上看,大多数人在这个阶段并不适合进行脱产学习,除非你已经有了足够的心理成熟度和经济上的准备,并且彻底思考过这件事情而不是一时冲动。

如果在没有考虑清楚的情况下轻易离职,很有可能发生不理想的情况。比如,回到家休息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很难再重新振作、重新工作,或者很难再适应社会节奏。而维持一个人的社会属性,对个人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来说非常重要。

并且,在离开了工作岗位几年后,重新找工作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如果在没有考虑清楚的情况下创业,其实也只是一时冲动之下做出的不成熟的选择,一般都没有良好的体系支撑。没有准备好就打仗,战败带来的影响可能会大于按兵不动。

在成年中期,大多数人已经成家立业,有了孩子,即使有的人没有进入婚姻生活,可能也需要赡养父母,也有朋友,有下属,有工作,成年人对自己和周围的人都负有责任。

责任是成年人的心理发展和人格发展成熟里很重要的一部分,责任所带来的正向的人格发展动力是非常重要的。

有的人可能会选择逃离现在的生活,比如卖掉大城市的房子而隐居。但是,逃离目前的生活并不会带来真实的转变。如果只是逃离一种生活,而内心并没有发生相应的改变,那么在新的生活里也会遇到同样的瓶颈,只不过表现形式可能不一样。

当然,并不是不可以换工作,并不是不可以重新学习,而是需要做好规划,并且清楚自己这么做不是为了逃避,而是为了拥有更稳固的发展基础。

第二,留出足够的体力、精力、财力重新发展自我。如果现在的体力、精力、财力都仅能维持现在的生活,你就没有多余资源供你完成自我发展。因此,首先要做的是调整现在的生活使自己开始有余力进行发展。

第二步,在查漏补缺这一步,首先要注意的是保证自己有转变的余力,而不是透支自己的精力、体力、财力。

查漏补缺需要大家做的是建立起自我觉察的习惯。自我觉察的习惯,其实就是以客观的视角,尝试用旁观者的角度、眼光看待自己。

比如,我整日在家写作、看书、看剧,我觉得自己可能是一个未来的作家,现在正在积攒经验。这是我的主观视角。但是同时也要看到,别人会认为这个人很宅,每天宅在家里好像也没有挣钱,都是别人养着他。

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是对我目前状态的形容,在别人看来,我过的生活实际上是依附他人的生活,但在我自己看来,我是一个未来作家。

当我们开始可以用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自己时,你会发现很多自己以前没有发现的事情,比如,如果你是一个大学的美术教授,你每天的工作可能是参与各种展览的设计,或者跟不同的人谈生意,你实际的工作是策展人。我们可以试着用第三方的角度客观地描述自己的生活,感受自己的生活在他人眼中的样貌。

建立自我觉察,可以从每天回顾自己的生活开始,比如晚上睡觉之前,罗列一下今天做的事情、做这些事情时的感觉,以及这些事情和感觉对自己的意义;如果觉得这一天很没有意义,那么原因是什么;明天可以做哪些小小的改变,给自己带来一点点的意义。

自我觉察练习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非常难坚持。真正开始做时,会发现自己其实并不想看见自己。一个人的逃避很多时候来自对自己的视而不见,来自看到一件事情时,选择闭上眼睛,不去看、不去管,只要把这个时间熬过去即可。如果没有反思,生活就会得过且过,经历就不会沉淀为智慧。

想要开始成长,就必须立足于每一天的生活。大家可以从现在开始,每天留出一点时间,观察回顾一下自己今天的生活。

第三步,参考人生阶段的发展,重新规划。上文曾提及人生的发展阶段,包括成年初显期、青春期以及成年期。

不同的人生阶段都有各自阶段性的问题需要回答。大家可以通过上文中的问题重新复盘自己以往的人生课题的答案,这一答案是你主动做出的,还是你被生活推着被迫做出的,如果你现在有机会重新思考,你会怎样看待这段人生。

回顾和规划的时间段主要从16岁到现在。因为16岁是青春期的开始,也是人格和性格发展很重要的一个阶段。下文会对此进一步深入探讨。

第五章 心理基因5.1 安全与信任:贯穿一生的自信和勇气

本章会对0~12岁、12~18岁的成长过程进行基本梳理。梳理之后,大家就可以看到自己的自尊、安全感、信任感、自主性、能动性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在梳理的过程中,大家就可以开始观察和分析自己的心理基因。

本节介绍的主要是安全感和基础信任感的形成。这跟一个人一生的自信和勇气都有很直接的关系。

先来看一看米西在0~18个月时的心理发展情况。这一时期在心理学上叫作前语言期,也就是开始说话之前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大脑的前额叶部分,也就是负责理性、理智、运算的部分大脑还没有开始发展。大脑还不能整合和理解这一时期所经历的事情,只能将之作为身体记忆存储在身体中。

举个例子,有些时候,你可能会莫名害怕一些东西,或者你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却产生了莫名的熟悉感或无法表达的感受,这些就是前语言期的经历在我们身体上留下记忆的表现。由于前额叶还没有发育,所以这些信息都只能存储在身体感受中,而无法被理解或用语言表达。只有在意识、语言出现之后,这些感觉才能被综合在一起。

但这个时候外界跟婴儿的互动,直接影响了婴儿最内核的部分。如果把一个人的心理想象为一个人,刚出生的时候他没有穿衣服,也没有什么抵抗力。所以在0~18个月这个阶段,外界的任何影响都会直接作用于一个人的心理内核。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心理慢慢开始具备很多防御机制。这个防御机制就类似于心理上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在米西18个月大时,心理学家对她进行了陌生情景实验。在她跟妈妈一起安全玩耍的情况下,让一个陌生人,也就是实验人员,也加入她们的玩耍,然后妈妈离开房间,实验人员依然留在房间里。通过这个实验观察孩子在面临压力和分离时的行为表现。

实验发现,当米西跟妈妈一起进入实验环境时,虽然这是个陌生的环境,但是她很快就适应了。她会很自然、很高兴地拿起玩具玩,并且在玩玩具的过程中跟妈妈有很多的互动,跟妈妈一起玩。当有陌生人加入时,米西会观察陌生人以及妈妈对陌生人的反应,然后在陌生人坐下看报纸、和跟妈妈交谈的过程中,米西感到妈妈觉得这个陌生人是安全的,于是米西也就开始跟陌生人一起互动、一起玩。

在实验的过程中,米西在妈妈第一次离开房间时表现出分离焦虑,她会哭,但是很快她就尝试用玩具安抚自己,也会接受实验人员安抚她的好意,虽然她感到陌生人并不能替代她的妈妈,但是也会尝试接受实验人员提供的帮助,慢慢地平复情绪,但是可以观察到她在玩的时候有一点心不在焉。

当妈妈回到她身边时,米西脸上的表情马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脸上是由衷的开心和欢笑,她会冲妈妈举起双手,要求妈妈把她抱起来,妈妈也会非常自然地把她抱起来。她一旦重新回到妈妈的怀抱就会变得非常安静,情绪很快(1~3秒)就稳定下来了。

妈妈把她放下来和她一起继续玩耍时,米西玩耍和探索的质量明显提高。米西在得到妈妈的安抚后,很快就能回到高质量的玩耍和探索的状态,而不是继续心不在焉地摆弄玩具。可以看出米西可以跟成年人建立关系,但是她跟妈妈的关系很明显是非常密切和特殊的,所以当她有需要时,如果能见到妈妈就会非常快地被安抚。

通常,照顾者的离开是分离焦虑产生的核心原因,所以照顾者的重新出现就是这个问题的解药。在陌生情景实验里,不同的孩子对这种情况的反应并不相同。一般会有以下四种行为。第一种,当他有需要时会寻求他可以依靠、信赖的依恋对象;第二种,保持身体的接触,比如,婴儿会表达出被抱起来的愿望,这时如果妈妈把他抱起来,他就会重新在妈妈的怀里安静下来。

另外两种行为分别是回避行为和抵抗行为。有的孩子在妈妈离开时,表面上并不会表现出太大的情绪波动,或者有明显的情绪波动,但是在母亲重新回来时,孩子可能会对母亲视而不见,或者看到母亲后情绪反而更加激烈,更加难以安抚。前者是回避型的行为,后者是抵抗或抗拒行为。

这四种不同的行为体现了孩子不同的依恋风格。

很多人被问及“你小时候感到很沮丧、很忧虑或不高兴的时候会怎么处理”时,只有一部分人会说找父母商量或告诉他信任的成年人,很多人会说遇到这样的情况就自己解决。他们可能会将原因解释为“因为父母对我有很多的期待,所以我也不想告诉他们”,或者说“父母可能很忙,我就不给他们添乱了”,等等。这种孩子看起来可能是很懂事,但实际上这些就是不安全依恋的表现。

不安全依恋的第二类表现是不敢期待别人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很多时候,有的人之所以不求助、不表达需求,是因为他们不相信或不敢相信别人会帮助自己。

不安全依恋的第三类表现是压抑自己的需求。

不安全依恋的第四类表现是总是很难哄,很难平复、安抚自己的情绪,这类人情绪一般不会很好。

不安全的依恋关系会产生很多不良影响,比如不敢对别人有期待,害怕别人的看法或在意别人的看法,害怕被抛弃,等等。如果存在这些问题,就要回顾在0~18个月时,周围的环境对自己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岁前的环境影响和教养对一个人的人格形成非常重要。这一阶段是自尊、基础安全感、基础信任感等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而这些是一个人产生自信的基础。

有一定的安全感和基础信任感,才有可能感觉自己是好的。安全感和基础信任感是在依恋循环里通过循环和满足建立起来的。感受自己的需求并将之表达出来,需求被满足后就会感到别人能看见自己的需求、能明白自己。这会使人们知道自己的需求是正当的,并且外界会对自己发出的声音、做出的努力有反应。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就会慢慢对外界产生信任,而后才能相信自己有能力处理遇到的问题。这样的事情多了,慢慢地,人们对自己的信任就会越来越稳固,这就是自信。

自信不是打鸡血,不是自我催眠,自信的意思就是能信任自己。而自信发展的前提是有良好的自尊。维持自尊的能力就是维持自我良好感觉的能力,就是自己能尊重自己的能力。能尊重自己就意味着认可自己是一个完整的人,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当然,和自尊相提并论的往往还有自大和自卑两个概念。自大,就是不管什么时候都自我感觉过度良好,是脱离现实的。自卑,就是看不清自己到底是怎样的,并且在有压力或遇到挫折的情况下,会首先感觉到自己是不好的,会一直自责。自尊的人在面对压力时,可以用各种各样的办法调节自己的感觉。比如,当别人说自己不好时,会认为自己可能确实在某些方面不够好,但是同时这并不代表自己就是一个不好的人。

自卑的人在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时会首先觉得是自己的错,会觉得只有自己会变好了,事情才会变好。

回顾米西在实验里的表现,当她想拿到箱子里的玩具又拿不出来、很沮丧时,她会先玩其他玩具,调节自己的情绪,等她重新感到有力量了,再继续解决箱子里的玩具的问题。这就是可以在孩子身上观察到的维持自尊的能力的萌芽。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你很小时是怎样表达需求的?父母以及周围的人是怎样回应你的需求的?如果按照依恋循环审视自己的成长情况,你认为这个循环当时是怎样运转的,是以什么方式运转的?同时,大家还可以思考一下,如果你在小时候遇到难处,会觉得开口求助很难吗?为什么开口求助很难?你害怕的结果是什么?

5.2 自主性和能动性:如何找到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发展,决定了人生到底有多少种可能性。

在0~18个月的发展过程中,周围的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这一阶段发展得好,就会获得心理上的第一桶金。所以,在18个月之前,建议大家可以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基本需求,尤其是孩子1岁之前的需求,都应该尽量满足;10~18个月这一阶段,养育者要慢慢开始退出,多留一点空间给孩子,让孩子在养育者的帮助下发展。

心理上的这第一桶金可以在日后的很多地方发挥作用,比如有的人可能在一件事情经历了10次失败后,仍然可以继续做第11次,而有的人在第1次失败之后就不敢再做尝试了。一个人可以在一件事情上不断尝试,可能是因为他有一个基本的信念:如果这件事情可以做成,而我还没有做到,只需要继续尝试不同的方式。他不会认为这件事情没有做好就是我不好,也不会担心这件事情做不好时别人对他的看法,他会把注意力都放在事情本身上,思考如何处理好这件事情,他相信自己的能力,也相信别人会给予他帮助,他需要做的只是找到完成这件事情的途径。

获得心理上的第一桶金会促成人们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发展。自主性能动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一个人能自我调整,调整好了之后,他是可以自发完成一些事情,通过自我驱动实现目标。也就是说,这个人的自我效能很高。

还是以米西为例,在米西2~3岁时,心理学家对她进行了父母辅助解决复杂问题的实验。这个实验在房间里摆放了一个跷跷板。跷跷板的左边放在一个箱子里面,右边可以坐人。如果跷跷板的左边翘起来,放在跷跷板上的玩具就会从箱子里露出来,小孩就可以拿到玩具了。

这个跷跷板非常长,小孩把右边压下去的时候,就没有办法直接伸手拿到左边的玩具。这个实验允许一名实验人员和米西的妈妈同米西一起在房间里,允许妈妈或实验人员跟米西交流,但不能直接帮助她。米西进入实验室很快就被玩具吸引,想尝试解决这一跷跷板问题。

她先在玻璃箱子旁边摆弄,发现没有办法,很快就跑到了右边,她发现如果把跷跷板往下压,玩具就会被抬起来。这时她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妈妈,她把妈妈拉到跷跷板的右边,然后用她还不完全成熟的语言向妈妈解释她想要妈妈怎么做。

她向妈妈的演示了一遍——把跷跷板压下去,然后指着另外一边向妈妈示意——你看我把这边压下去那边就可以上来,我要玩那个,所以妈妈你要压住这边,我要去那边拿。但是实验规定妈妈不能直接动手帮她,妈妈就向她解释了,妈妈不能帮你,你自己去想想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不用我动手。米西以为妈妈不能理解她,于是她又把整个过程演示了一遍。但是妈妈还是微笑着表示她明白但她不能帮米西。这个反应就让米西开始有些不耐烦了,或者感到了一些压力,她开始皱起眉头。

这个时候妈妈说你看那边有一些别的小玩具,你能不能试一下把小玩具拿过来。妈妈指了指那些小玩具,再指了一下跷跷板,然后就到一边去坐着。这个时候米西表现出困惑,然后想起妈妈刚才指了一下小玩具,然后又指了一下跷跷板,她就开始思考。尝试把旁边的小玩具搬过来,然后把小玩具一个个压在跷跷板上,这样她就用了一个新的方法在不需要妈妈的帮助下拿到了箱子里面的玩具,解决了一个问题。

米西拿到玩具后非常高兴,拿着玩具跑过去窝在妈妈怀里,好像在展示说,你看我解决了这个问题。

米西在这一实验室里的表现带给我们很多启发。首先,母亲是不被允许动手帮孩子的,但是她们可以交流。当米西请求帮助被拒绝了之后,她其实能够接受“妈妈不帮我,我还可以去找别的办法”,而且她发现妈妈跟她之间是有交流的,妈妈不动手帮她不代表妈妈不在意她,而是妈妈在用其他方式帮助她。她会思考妈妈告诉她的方法,尝试新的方法,并且为最后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而由衷地感到高兴。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在自己有需求时没有办法向别人求助;或者预见一个问题很难解决而不想解决时,就不动脑筋了;或者在向别人求助被拒绝了之后会很难受;或者如果别人向他提供不同的方法,他也会觉得不对,一定要用自己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很多人其实会被各种各样的情绪入侵,这些情绪会阻止人们解决问题,甚至引发人身攻击。而米西在2岁左右的时候,就已经可以灵活处理情绪,不被情绪控制,而以目标为导向解决问题。她已经可以做到想办法解决问题,在解决不了问题时寻求帮助,寻求帮助受挫的过程中,独立思考对方的建议,判断是否可以按照对方的建议做,灵活转换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以便尽快处理问题。

灵活处理问题很重要。因为当她去向妈妈寻求帮助时,妈妈给她的帮助并不是她原来期待的。一般来说,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可能会感到沮丧,产生有很多情绪,不一定能接受建议,但是米西接受了这个建议,因为她目标明确——我要把这个问题解决掉,而不纠缠为什么你不按照我说的做。米西表现出了自主性和能动性,她可以自己尝试解决这个问题,而且在有想法时能就这一想法和思考行动起来,同时,在行动受挫时,她可以尝试新的做法,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

米西具备的这些能力是如何获得的呢?

第一,她从母亲身上获得了安全感,并且把母亲给予她的安全感内化为自信。她的母亲能回应她,并且会跟她非常愉快地一起玩耍。所以,母亲跟她很投入地玩耍这件事情,会慢慢内化为她的自信,她会相信自己是可以给别人带来欢乐的,别人会喜欢自己,自己和外界之间可以产生良性互动。

第二,米西是有处理情绪的能力的,她能接纳自己不好的状态,当状态不好时,她会通过自己的办法调整情绪。比如,当她感觉很沮丧时,就会玩其他的玩具让自己的情绪好起来,然后再想办法。

这一点其实很多成年人都不一定做得到。很多成年人面对压力时,可能确实会找到办法调节情绪,但很多时候是对问题的回避、逃避而不是解决。

回避和逃避就是,一个人可能有很多相对不那么健康的娱乐方式,他们在娱乐之后反而感觉更为空虚、沮丧,而不是感觉重新获得面对问题的力量。

这些做法可能确实能帮人们调节情绪,至于是调节还是逃避取决于做完这件事情后,自己的情绪有没有好转,这件事情有没有帮助自己重新将注意力转回到问题上。比如,看1小时网剧后,我感觉心情好一些了,这时候我可以关掉网剧,重新投入刚才的工作,这是自我调节;但如果开始看网剧后,我就一直不断地看,看了一整天,到要睡觉时才突然发现自己什么都没干,该解决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于是我感到更沮丧、更难受,这就是回避和逃避。

第三,米西可以非常快地接纳一个新的方法,而不是纠缠于自己的方法。这种自主性和能动性建立在自尊、安全感、信任感都得到良好发展的基础之上,只有在一个相对安全的、被保护的环境中才能被培养出来。

很多人小时候可能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被保护、被满足,是不是这些能力就不能发展出来而从此人生就悲剧了?并非如此。弄清自主性和能动性是如何基于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出来的,我们就可以在现在的阶段为自己创造机会,重新发展自主性和能动性。

自主性和能动性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自主性跟自我强度的发展相互影响,而能动性是平衡思考和行动的能力。

自主性跟自我强度的发展相互影响。自我强度就是应对内在的需求跟外界的压力之间的调节能力。比如,我的身体已经很想休息了,但是外界信息告诉我这个任务很重要,此时怎样调节二者之间的矛盾,就叫作自我强度。

自我强度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有没有娱乐自己的能力,有没有自我照顾的能力,有没有维持作息的能力,有没有维持自尊的能力,等等。

能动性其实是一个平衡思考跟行动的能力。自信不足的人很多时候会感觉自己无法行动,包括拖延症等。解决拖延症的方法并不是强迫自己做完该做的事情,而是要解决能动性和自主性的问题。

最后,自主性和能动性也会影响下一阶段——心理韧性的发展。

5.3 心理韧性:前进必备的坚毅与弹性

儿童中后期——7~12岁的发展,是坚毅力、心理柔韧性、逆商的发展过程。

孩子进入小学阶段后,需要发展的是坚毅力、柔韧性以及自我掌控和自我认知。

一个人可以发展出自我掌控和自我认知需要基于之前各阶段的顺利发展。

人的发展需要循序渐进,这也是为什么过早、过于严厉的教育对孩子后续的发展可能会有很大影响。

过早地让孩子接受文体教育也许能让孩子在小时候比别的同龄孩子领先一步,比如5岁之前用一年时间孩子已经学会了100个汉字。但其实,如果孩子打好了心理基础,100个汉字可能一两周就能学会。如果错过了发展敏感期,则当时一两年就能发展出来的稳固的安全感,孩子也许用一辈子都难以弥补。

孩子在小学阶段,也就是7~12岁的阶段,我们需要发展自己的以下几项能力。

第一,开始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二,开始有能力选择自己的习惯。

第三,养成自己想要拥有的习惯。

一般来说,人在小学阶段会找到自己的爱好,并且能在练习的过程中,在追求这些爱好的过程中,开始平衡自己的兴奋点跟挫折之间的关系,做到既不会因为单纯地强迫自己做不喜欢的事情,也不会因为无法坚持而不得不放弃自己热爱的事情。这种平衡能力其实是在小学的时候开始发展和练就的。在小学的时候,很多人开始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回忆自己怎样为孩子选择兴趣班,以及自己小时候怎样上兴趣班,可以帮助你找到一个切入点理解这一内容。

找到自己的爱好,可能意味着小时候需要尝试很多课程。但是慢慢地,随着学习压力逐渐变大,人们会逐渐把自己的时间、精力集中到一两个爱好上,平衡学习跟爱好,以及练习和成就感之间的关系。比如,如果你喜欢弹钢琴,就会知道上台演出或通过钢琴抒发自己的情感是一个非常美妙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是免不了前期的刻苦练习的。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台上的一分钟而在台下练十年功需要基本的耐性、基本的勇气,这些其实是需要从小学阶段开始培养的。这决定了一个人的逆商,或称一个人的坚毅力和柔韧性。

在成年之后,当面对一些不顺利的情景时,我们是否可以想方设法渡过难关并获得突破。能做到这些的人往往就是一个逆商很高的人。

逆商就是从小学开始,经历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挫折,慢慢一步一步练就出来的。一个人的逆商、毅力,又如何在日常培养呢?难道我们要刻意制造一些人生打击吗?并非如此。

在孩子小时候,很多人都会很在意一件事情,叫作“坐得住”。

坐得住,在小时候意味着能坐在桌旁集中精力做作业;在长大后就意味着一个人在面对事情时,可以足够冷静,可以沉得住气,可以保持稳重、耐心,等等。

培养孩子的逆商,让孩子坐得住,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要注意周围的环境。如果你是家长,可以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平时也坐得住。你也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的家庭环境,你的父母平时是否是坐得住的。如果你想要孩子爱上阅读,想想自己平时是否有阅读的习惯,你的家人是否有阅读的习惯。有很多孩子在吃完饭后,可以自觉地开始看书学习,其中很大一个原因是他的家人可能在吃完饭后都会各自看书、看报纸,家里可能比较安静,孩子从小就潜移默化地习惯于安静地读书和学习。

如果你的家人都是坐不住的人,都没有阅读的习惯,你没有这些习惯也是很正常的。如果你的家庭环境比较吵闹,而你却可以安静地看书,这一定是因为你额外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第二,要适应年龄的发展。比如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可以比较高质量地集中注意力学习的时间大概只有20分钟。如果你强迫一个一二年级的孩子坐2小时,他真正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许只有20分钟。

于是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如果可以花20~30分钟的时间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他们就已经做得很好了。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会逐渐延长。一个孩子可能到了10岁左右时,坐得住的时间就会有40~45分钟,40分钟后就可以让他休息玩耍,过一段时间再继续学习。

第三,要平衡自己的情绪。在必须面对一个重复或一个不那么愉悦的过程时,我们应该如何调节自己焦躁的心情?

试想,如果让你开始数自己的呼吸,静静地坐5~10分钟,你会有什么感觉。其实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静静地坐5分钟,都会让人感觉非常困难。

当你真正冷静地坐下时,你会发现内心有很多念头,有很多焦躁的想法,这对大人、孩子来说都是一样的。

一个小学阶段的孩子,怎样才能应对坐得住的挑战呢?

通过模仿和学习,并且通过练习把这些方法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比如,有一些孩子可能很想上台演出,但是上台演出之前要背台词,他又觉得很烦,于是这个时候有些孩子可能就会自己给自己做心理建设,把这件事情想象为一个难关,要去突破,要挑战自己,渡过这个难关。只要渡过这个难关,他就可能变成一个更厉害的人。这样的孩子可能从动画片、儿童书里看到英雄人物是怎样克服困难、练就一身本事的,从而受到影响和激励。

有些时候他们可能会选择模仿自己的偶像,比如他的偶像可能会说:“我每天晚上其实写歌要写到大半夜,有些时候也会没有灵感,我会苦恼好几天,把自己关起来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完成。”如果自己的偶像有这些特点,很多人就会在自己遇到困难时向自己的偶像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很多时候一个优秀偶像的带动作用是很大的。

在小学阶段,一个人从完全自我进入开始和社会和人群接触的阶段,在自我成长上也开始面临独立发展能力的阶段。所以,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成为人生新课题。

通过处理这些困难和挫折,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面对问题的思维方式,并且锻炼出解决问题的耐性,这就是逆商发芽的时候。

逆商是一种全面的能力,并不仅仅体现在面对很大的人生困难或逆境时,它更体现在日常生活遇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中。很多时候捷径是人生最长的弯路。很多人之所以说有发展出逆商正是因为他们走了所谓捷径。

小升初、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这是学生要面临的几大关口。所以在小学阶段很多家长更愿意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这是一个把人生任务都简化掉的过程。这一过程看似可以让孩子顺利地进入一个更好学校,但是其代价可能是让孩子的个人发展存在极大缺陷。

比如成绩优先或父母代劳,这些都是空心病的开始。因为如果孩子只需要关注作业,只需要关注成绩,而不需要关注任何其他事情,他们可能就没有机会思考人生意义,也没有机会做更多探索。

5.4 自我整合:成功的人是如何规避短板的

自我整合大致涵盖初中、高中、大学以及刚刚进入社会的阶段。从心理学意义来说,自我整合一般发生在12~18岁这个时期,也就是少年期和青春期。

当然,人的发展不可以简单地按照年龄阶段划分,并非完成本年龄段需要发展的事情后,就可以将其他事情留待下一阶段完成。

人的发展是重叠的、连续的过程。比如,如果在人生阶段最开始的时候,安全感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人生后续所有的发展阶段都会受此影响。如果安全感没有在第一阶段发展好,这一课题并不会就此结束,而可能使人在后续人生经历中进一步受到伤害,或者影响其他跟安全感有关的人生课题。某一年龄段的发展任务,其实指的是该年龄段是某个发展阶段的敏感期。

比如,很多人可能终其一生都在发展安全感,但是安全感最重要的发展时期是出生后最初的几年,也就是说,在出生后最初的几年,本来很容易培养出的安全感,如果到错过这个时期很久之后再重新发展,就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

16~22岁是自我整合发展阶段的敏感时期。

自我整合需要一个慢慢进入的阶段,一个人在经历自我整合期时,有三个主题需要思考,这三个主题也是自我整合的三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明白自己是谁;

第二步,观察面对自己时会产生的情绪反应;

第三步,在自己现有的基础上找到自己的发展路径。

第一步,明白自己是谁。在这一过程中,要把对自己的描述和对自己的评判、对自己的批判区分开。这点很重要,因为当人们评判、批判自己时,实际上是在把自己内心分裂为好的部分和不好的部分,而不是整合起来。

以注意力集中为例,我可能会这么描述自己的注意力集中状态:我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一般在50分钟左右,50分钟后我就会疲劳,可能需要休息一下,回来再接着工作。这就是描述。

如果我说,“我这人就是个多动症,就是坐不住,经常沉不住气,就这样吧,反正我也改不了”。这就是评判,是对自己进行负面评判。

要明白自己是谁,首先要克服的一个习惯就是评判,不管是评判自己,还是评判别人。当需要通过指责别人获得力量时,其实自己是无力的。当某人批判自己、批判他人的时候,其目的其实在于让自己获得力量感,这并不会帮助人们进一步看清楚自己。

一个人可以开始睁大眼睛看自己,尝试描述自己时,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绪。批判其实就是为了帮自己规避一些情绪体验。当看到自己身上有自己不那么满意的地方时,人们可能会很愤怒,可能会有一些无助,可能会有一些悲伤。当人们指责自己、父母或周围人时,注意力就从自己身上转移到了别的地方。这种非常微妙的逃避行为使得人们的注意力从真正重要的事情上移开了。

在自我觉察的过程中,如果可以慢慢发现自己原来在逃避什么,就一定会产生一些情绪。所以,在自我整合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调节好情绪不意味着将这些情绪置之不理,而是真正体会这些情绪。比如,原来看到自己某个特点时,会感觉很无力;现在虽然自己看到这一特点时仍然会很难受,但是没有关系,此时已经有了让这些情绪释放出来的方法。

因为否定这些情绪或压抑这些情绪,实际上就是在把自己撕开、撕裂、分裂,把自己分裂成不同的部分。所以,有很多人虽然非常不接纳自己,甚至内心存在深深的自卑,但却有狂妄自大等一些极端化表现。

这些问题解决的入口是在尝试观察、描述自己的同时观察、描述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将这些情绪付诸行动。

当一个人可以开始不评判自己而描述自己,看见自己是谁,并且在可以理解自己、观察自己的同时觉察自己的情绪,他就可以走到一个结合点。这就是整合的开始,他开始明白自己身上有一些特点,特点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比如,我的特点可能是单次注意力集中时间只有50分钟,如果非要定义优缺点,这也可以是一个优点。因为这意味着我的注意力可以在50分钟内有很好的爆发力。

所以,达到自我整合要做的其实就是开始描述、接受自己。当一个人可以开始接纳自己身体上、心理上以及生活中的各种现状时,他就有了一个稳固的现实基础以找到自己的发展路径。

找到自己的发展路径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其实主要发生在高中和大学阶段。但是因为高考压力非常大,所以很多人在高中时会将精力集中在学习上,关于发展路径的选择可能会被延续到上大学之后,甚至延续到进入社会之后。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世界很不公平,认为“明明在学校时我的成绩那么好,为什么现在那些成绩不如我的人混得比我还好”。从自我发展的过程来说,大家就可以理解这一点,也许那些当年成绩没有你好的人,把时间花在了让自己成为社会人的过程上,把时间花在如何认识情绪、调节情绪、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上,甚至他们探索出了与众不同的路,在你埋头学习时,别人可能在处理为未来发展打下基础的各种各样其他的事情。

高中时期的自我整合阶段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过程:模仿、体会、思考、内化。比如,人们会通过了解自己的偶像的生活方式,或者阅读名人传记,学习、借鉴别人的发展过程,逐渐整合自己。因为他人身上总会有我们不喜欢的地方,也总会有我们喜欢的地方,压制、摒弃自己不喜欢的地方,或是把自己喜欢的地方发展为自己的一部分,这就是整合的过程。

所以在高中时期,大家可以多看名人传记,观察、了解自己崇拜的人,通过模仿、体会、思考、内化,增加对自己的认识完成自我整合过程。

自我整合是成年之前的第一道坎,其涉及很多回顾和面对,但是很多人会逃避和拖延这一过程。常见的逃避方式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有很多人,尤其在成年之后,会以追求进步逃避回顾和面对,逃避整合。

自我整合是一个需要停下来、慢下来、向内看的过程。很多人为了逃避这一过程,会采用追求进步的方式,向前不停地努力,不停地奋斗。这听起来是一个非常冠冕堂皇的借口。追求进步无可厚非,但是每天除了追求进步,是否留出时间回顾、沉淀、面对自己,这非常关键。

第二种,过度简化自己的人生。在学生阶段,周围的环境以及父母可能都会强调,只要学习好就什么都好,或者只要能赚钱什么都好。也许别人都会这么说,但是你要思考自己是否认同这种价值观。

人在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是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这种极度简化的人生,让很多人可以在单一的某一个方面非常快地取得突破,但是如果在其他方面很难跟进,很快就会遇到瓶颈。

第三种,随波逐流、放弃思考。这一做法和思维方式的发展有关系。

比如,你不知道世界上有盐,就不会知道盐的味道。所以,理解自己也是一个需要发展的思维方式。有很多人在离开中学之后就不再学习、不再进步,他们就需要反思、沉淀、思考,进一步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

自我接纳不代表不思进取。自我接纳是指看清楚现在的情况,整理好自身的资源,了解自己的特点,然后再按照自己期待的方向规划自己的发展。很多人不愿意自我接纳,认为自我接纳等同于不要求进步。并非如此。比如,我知道自己注意力集中时间只有50分钟,我就可以选择一个需要短时间内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工作,并且在发挥短时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天赋的同时,开始发展自己的其他能力。可能三五年之后,我就可以拥有新的能力,怀揣固有的天赋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

5.5 基因检测:个人发展的蓝本是什么

大家可以拿出纸、笔以及自己之前的练习题答案,逐一进行比对,把自己的心理发展过程写下来,整合成自己的心理基因报告。

在了解自己的心理基因的过程中,有两条主要的线索。

第一条线索是人格发展线。

第二条线索是性格发展线。

人格发展和性格发展,会同时受到以下三方面的影响。第一,内外环境的影响。

第二,依恋模式的影响。

第三,人生阶段的影响。

心智化的过程,其实是所有的心理咨询、所有人的发展的一个总体方向。心智化,可以简单地被理解为帮助一个人成为人。

大家可以想象,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在狼群里长大,他可能习得的是狼的思维方式、狼的生活方式。所以在历史上曾经把这样的孩子称为狼孩或狼人。

在讲解人格发展这条线之前,要先区分人格和性格。

其实人格与性格、内外环境、依恋模式是相互依存、难以区分的。只不过心理学研究的过程,需要将之分别提取,暂且忽略其他特质。

所以,提到一个人的人格、性格时,描述的只是这个人的不同方面。

人格,在心理学意义上更关注的是“是一个怎样的人”。性格,更多考虑的是“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和外界产生的刺激”。

如果把人格想象为不同的物品,比如一个圆球或一个正方体。人格包括木球、铁球或纸球,或者玻璃正方体、空气正方体。

性格则是,如果把这个球或正方体放在一个斜坡上,斜坡就是一个外在的刺激,球可能会滚下去,正方体可能相对难滚下去,但是如果你把坡度调得足够大,正方体也会从坡上滚下去,但是其滚动方式肯定和球不一样。并且,同样都是圆球,一个是光滑的圆球和一个粗糙的圆球,从斜坡上滚下去时,滚动的速度也会不一样,因为阻力不同。

通过这个比喻,大家就可以理解人格和性格的不同。大家现在可以在理解自己的基础上,重新回答上文提及的对人格发展很重要的四个问题。

问题一:你觉得你所处的世界和环境安全吗?

问题二:你觉得无论你是否成功,都值得被无条件喜欢吗,你喜欢你自己吗?

问题三:你是否清楚自己都有哪些能力?

问题四:关于这些事,你能做多少,做到什么程度?

这四个问题其实涵盖了儿童期之前的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四个问题,包含了基础安全感、基础信任、自尊、自信、自主性、能动性、自我协调和自我整合。

在基础安全感方面,可以回顾一下小时候周围的人是怎么对待你的,彼时你是怎样应对周围的环境的?彼时的环境和所经历的事情为你打下了怎样的安全感基础?你现在的感觉如何?你现在觉得周围的生活以及你的生活状态是否安全?比如,你是否觉得经济储备、健康储备不够,你是否觉得现在的工作可能不稳定,等等。

在自尊方面,可以回顾一下你的自我感觉。你的自我感觉是一种很平和、很平衡的,还是一直很消极?你现在自信吗?你的自主性、能动性、自我协调以及自我整合怎样?

当分析自己的人格基本发展时,可以从以上这四个基本问题入手。

分析自己的性格发展,首先要看依恋循环。依恋循环在心理上有三个基本环节或三个步骤,即表达需求、外界对此需求做出反应、自己对外界反应进一步产生的反应、产生的后果。

分析自己性格发展时,梳理依恋循环是第一步,第二步是梳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关系发展。

上文曾提及三种关系:一元关系、共生关系以及多元关系。其中,一元关系其实对应着人格发展的自尊、安全感、自信的发展阶段。

所以,如果一个人在婴儿全能期发展得很好,他跟自己的关系就会很好。

比如,有的人现在可能特别厌恶自己、憎恨自己,这就与他在一元关系里的发展有很大关系。

共生关系涉及一个人跟另外一个人之间的互动。一个人对其他人的期待是什么?如何面对其他人对自己的期待?共生关系还会涉及一个人如何开始在社会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并且把一部分精力放在完成自我发展上。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就会开始进行自我跟外界之间的平衡和整合。

所以,在回顾性格发展这条线时,要看一看自己的每一个阶段是怎样发展的?哪里缺失了?哪里太过了?比如,自己从小到大一直都被照顾得非常好,所有的问题都由家长代为解决,这就是太过了。过度的照顾损伤了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能动性。

性格发展的过程对目前的关系模式也有影响。要分析过往的关系发展对现在的影响,就需要用一个工具——CCRT核心关系冲突主题。通过该模型可以看到人际关系中发生冲突和困难的核心所在。CCRT可以防止人们总是掉入相同的人际关系冲突主题中,帮助人们逐渐为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创造新的经验。

第三步,要把这些对自我的认知放到人生全程中看待。比如,因为一些缺失,一个人小时候的性格比较内向,但是现在周围的环境可能已经发生改变,人际关系也发生了改变,自己完全可以做出改变,重新发展或学习新的应对办法。

通过过往的经历在人生中留下的痕迹,人们可以分析出自己的心理基因。这是个人发展的蓝本,决定了一个人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如何规划今后的人生,如何找到人生的意义,并在寻找人生意义的过程中成就自己。

admin生活常识


相关阅读

谈谈美食
奇闻异事

翁帆怀孕(翁帆怀孕大肚照 杨振宁)

浏览量(336)2022-12-26 00:34:47
汽车知识
旅游常识

巴比松米勒庄园(巴比松米勒庄园门票)

浏览量(156)2022-12-26 17:52:28
生活常识

人民币第六套(中国人民币第六套)

浏览量(232)2022-12-27 04:32:15
谈谈美食

楠溪素面的做法(楠溪素面的制作过程)

浏览量(163)2022-12-27 07: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