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拥有国家一级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文艺志愿者、贵州省省管专家、贵州省慈善总会“慈善贵州”唯一形象大使等诸多身份的“苗族歌后”阿幼朵又有了一个新身份——贵州省旅游学校阿幼朵艺术学院院长,这是阿幼朵一直期盼的事情,她希望学院能成为山区孩子们圆梦的敲门砖。
现在,学院已经开课了,因为公益办学的特殊性质,学院将长期招收来自山区的孩子。阿幼朵希望通过媒体让更多的人知道,“只要你有梦想,想用知识和一技之长改变命运、建设家乡,我们将热诚欢迎你的到来。”
筑梦 为了山区孩子
阿幼朵和艺术学院的师生合影(中间穿民族服装的是阿幼朵)
2018年3月,筹备已久的贵州省旅游学校“阿幼朵艺术学院”在贵阳清镇职教城挂牌,学院由贵州省旅游学校和贵州阿幼朵品牌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隶属于贵州旅游学校。学院设民族音乐与舞蹈专业,学制为普通三年制中专,每年春秋两季招生,每季招收学生80人(两个班),每年招生160人。
为什么要办这样一所公益学校?来自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一个普通苗族家庭的阿幼朵说:“就是希望以此发现更多民族地区优秀的文艺人才,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通过旅游文化产业实现就业脱贫致富。”她说,贵州有很多像自己一样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同胞,因为生活贫困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谋生,大量的少数民族村寨成为“空心村”。
眼下,贵州正在实施大旅游战略。阿幼朵希望通过有针对性的专业培养,让更多有天赋、有才华、有梦想的少数民族青少年,能够在无压力的状态下发挥才能,学习专业文艺技能,为贵州省旅游宣传文艺人才做储备。同时,通过市场运作,打造具有贵州民族地方特色的艺术产品,丰富贵州文化旅游宣传,做到“因人施教、因产施培、因岗定训”,确保教育培训有特色、有实效,将多彩绚丽的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和旅游推向全国、走向全世界。
“成立之初,艺术学院的定位是公益办学。除了学费按国家政策全免之外,孩子们的书本费、住宿费、班费、校服费等也基本减免。”阿幼朵说,第一批学生已经住进学院。
阿幼朵的歌声里带着清冽泉水及清新山风的神韵,这得益于生她养她的美丽家乡。“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按苗家人的说法,我就是‘阿幼’。”阿幼朵说,她名字的最后一个“朵”字,来自妈妈哄她入睡时唱的当地民谣的发音。苗家人爱唱歌,尤其是阿幼朵的妈妈。“我妈妈叫龙通珍,是村里的歌师,也是国家公布的苗族古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用力 留住文化灵魂
图中为阿幼朵
现在,阿幼朵每天的行程都安排得满满当当,不是去参加活动就是在演出录制现场,不过,只要有时间,她就会回到家乡,回到妈妈身边,和家人一起唱着笑着。阿幼朵喜欢在社交平台上晒自己的工作行程和日常生活,从照片和视频中可以看到随时随地都唱上几句的苗家人、大口喝着自家酿造的米酒的苗家人、给客人们灌牛角酒的苗家人,他们豪放而热情,真诚而灿烂。
这似乎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阿幼朵的视频中总是先传来一串银铃般的笑声,她在镜头前毫不遮掩地开怀大笑,无论是在村里、路上或是飞机、高铁上。成名后的阿幼朵心系家乡,使出浑身解数为家乡建设做贡献。村子里处处留有阿幼朵出资修缮的痕迹——村口进门的围墙、多处路面、幼儿园的操场……阿幼朵不仅为十几个乡贫困人家的孩子们捐款,还发动社会上的爱心人士跟孩子们结对子进行帮扶。每次回乡她都会去看望孩子们,帮助他们认识外面的世界,教他们与人沟通的技巧,这是阿幼朵认为最重要的。“对于孩子们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物质上的帮助,而是精神层面的。”
对于家乡组织的活动,阿幼朵更是责无旁贷,她一再强调“不是请我们回来,而是我们这些大山里走出去的歌手渴望回到家乡,和族人一起庆祝。”平日里阿幼朵喜欢穿苗族的便服,并为自己是苗族人感到自豪。日常生活中,阿幼朵时常向族人强调传承苗族文化的重要性,“这是一种使命感,我们都应该肩负起向世界传播苗族文化的重任。”
今年5月,黄平县谷陇镇东部10公里处、海拔1300余米的大高山上,苗族游方情景再现。阿幼朵和她的姐妹们穿着苗族传统的便服,成为大高山最美的那道风景。她笑着告诉记者:“这是文化的还原,这是美丽的聚会。游方情景再现时,我兴奋不已,特别激动,仿佛回到了童年。现在这样对歌的场景已经很少见了,好多年轻人不穿苗衣、不说苗语,更别说唱苗歌了,我们的文化还能传承多久?再过二三十年又会是什么样?‘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世界各地的美景很多,而在这里,除了山美水美,还有独具特色的文化、淳朴融洽的民风,而后者是我们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的坚固磐石。文化是我们的根,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去传承。”
行走 要感悟不要赶路
除了不遗余力地参与到各项文化活动当中,阿幼朵还抓住一切机会磨炼自己的意志。刚刚结束的第十三届全球华语商学院戈壁挑战赛中,阿幼朵所在的厦门大学戈13ABCD队取得了团体第五名的好成绩。虽然旅程异常艰辛,阿幼朵还是给艺术学院的孩子们背回来几块戈壁的石头,她希望孩子们像戈壁里的石头一般坚韧。
挑战赛中,阿幼朵走过的地方是莫贺延碛戈壁,古称“八百里流沙”,是1300多年前玄奘法师西天取经途中的一段。“站在起点,没有退路,我知道等待我的只能是走下去,走向远在114公里之外的终点。”阿幼朵说。
第一天,阿幼朵的行进距离是29公里,戈壁大漠的狂风飞沙,让这个在青山绿水中长大的苗家人连哭都不敢张嘴。赛程的起点是一段雅丹地貌,虽然这种典型的风蚀地貌并不多见,可阿幼朵无心欣赏,她和队友一起陪着无障碍跑团的视障小伙孙冬胜努力前行。“我记得我们穿过了漫天黄沙的一段,又进入了一片黑色地带,黑色来自满地的黑色砾石,阳光下散发着幽幽的光泽,如果一直盯着脚下的路,不一会儿两眼就会失焦,深邃的砾石似乎能摄走人的魂魄。在这茫茫戈壁中,我想到了‘放下’,放下什么?是熟悉的环境,熟悉的自己,还是熟悉的什么?一切都放下了,唯有前行。”
在第二天挑战了31.38公里、第三天挑战32.21公里之后,终于进入第四天、戈壁挑战赛的最后一天,这一天要走完21.75公里。阿幼朵告诉记者,“凌晨4点,一阵起床号响起。天边,月牙还在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缕金黄的曙光已经从地下冒出,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日出,真的好兴奋。”由于这一天路程最短,并且没有补给点,所有人几乎一口气走完了这21公里,直达终点。阿幼朵说:“竞技不是‘玄奘之路’的核心,这趟旅程更应该是每个人用自己的双脚,向以前那个不完美的自己发起的挑战。这种勇气和坚持,才是这片风沙中的灵魂。”
离开的那天,阿幼朵坐在返程的大巴上,依依不舍地看着窗外不断后退的无边戈壁。“这次行走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内在动力是什么?戈壁真的改变了自己吗?我尝试着向自己的灵魂提出这三个问题,我的答案又会是什么呢?其实,我没有答案。如同身边那些同样走过戈壁的人一样,我把行走看作是一种修行,‘要感悟,不要赶路’。我们不一定有着玄奘那样‘宁可西行而死,决不东归而生’的誓死之心,也不一定需要再走唐僧路以修行心性,但不断寻求出发的心将成为我们走下去的动力。”
原题:《阿幼朵:筑梦青春 放歌行走》
编辑:邓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