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的具体事件和歌曲29军大刀队电视剧在线观看

2023-09-18 10:38:42 生活常识 112

抗日战争时期的具体事件和歌曲

《大刀进行曲》:被誉为是吹响了中华儿女奋起抗战的冲锋号角.
  抗战爆发后,二十九军曾组织大刀队浴血奋战,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因此作者曾题"献给二十九军大刀队".歌曲发表后迅速传遍全国,为鼓舞军民抗战斗志发挥了巨大作用,是抗日救亡歌曲中的一首代表作.歌词第二句原来是"二十九军的兄弟们",第七句原来是“咱们中国军队勇敢前进”.歌曲开头"大刀"两字原为一拍一音,群众却唱成切分音,麦新认为这样"更能表现对敌人的无比仇恨",立即以切分音定稿.全曲采用自由体乐段结构,首尾呼应.再现"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时音调更高昂,气势更豪壮,之后发出的"杀"声,如炸雷一般,增强了歌曲强烈的战斗气氛.
  [编辑本段]歌词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全国武装的弟兄们!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
  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
  咱们军民团结勇敢前进,
  看准那敌人,
  把他消灭,把他消灭!
  冲啊!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杀!
  《拥护八路军》
  革命历史民歌在记录军民关系方面的歌十分多见.红军、八路军、解放军、游击队,尽管随着战争形势名称更变,但人民对他们的情感始终如一,因为他们都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军队.舍弃“军民鱼水”这个语汇,实在找不出另一个词汇来形容二者之间的亲密关系.
  陇东民歌善于把这种抽象的感情建立在具体的事件上、人物、行动上,借物抒情,借景抒情.《乐记》曰:“诗言其志,歌咏其声,舞动其容.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陇东民歌中的不少作品就是在这种情形下涌现出来的.每至节日庆典或慰问当地驻军,常有一些有角色安排,演唱性强,可歌可舞,并有“乐器从之”的民歌作为文艺节目,进行表演,深受群众欢迎.
  拥护八路军
  (四季调)
  (女)正月里来呀是新春,
  (男)赶上那猪羊出呀了门.
  (女)猪啊羊呀送到哪里去?
  (男)送给那英勇的八呀路军.
  (齐)哎勒梅翠花,海呀海棠花,
  送给那英勇的八呀路军.
  (男)八路军来是自家人,
  (女)他和咱们是一呀条心.
  (男)坚持了抗战有功劳,
  (女)赫赫大名天呀下闻.
  (齐)哎勒梅翠花,海呀海棠花,
  赫赫大名天呀下闻.
  (女)天下闻名的朱总司令,
  (男)一心爱咱们老呀百姓.
  (女)为咱们日子过的美,
  (男)发动了生产大呀运动.
  (哎)哎勒梅翠花,海呀海棠花,
  发动了生产大呀运动.
  (男)八路军弟兄们个个能,
  (女)保卫咱边区陕呀甘宁.
  (男)又帮咱割麦又帮咱种,
  (女)哪一个百姓不呀领情.
  (齐)哎勒梅翠花,海呀海棠花,
  哪一个百姓不呀领情.
  (女)你领情来我也领情,
  (男)赶上那猪羊向呀前行.
  (齐)一心爱戴咱朱总司令,
  一心拥护咱八呀路军.
  哎勒梅翠花,海呀海棠花,
  一心拥护咱八呀路军.
  以上:这首民歌,在陕甘宁边区流传广泛,新中国成立后,流传全国.苏珊格朗曾说过:“衡量一首好词的尺度,就是看它转化音乐的能力.”这首歌之所以广泛流传,除了有鲜明的主题和活泼的表演风格外,剩下的也许就是有良好的转化音乐能力这个原因吧.
再问: 有没有具体事件啊
再答: 1933年,日军侵犯长城各口,宋哲元率领29军奋起抵抗。由于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于日军,29军成立了“大刀队”。在与敌短兵作战中,“大刀队”重创日军,名声大振。1937 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国抗战开始,守卫卢沟桥的29军又以大刀显神威。在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的麦新被“大刀队”所深深震撼,于是奋笔疾书,一气呵成写完歌词,又谱了慷慨激昂的旋律,《大刀进行曲》由此诞生。   详细背景:   9.18后,日军长驱直入占领沈阳,震惊中国,全国上下呼吁停止内战,枪口对外。   驻扎在山西阳泉、辽县、沁县一带的国民党第29军也怒吼起来。   29军由原冯玉祥的西北军改编而成,虽然不是蒋氏嫡系,装备极差,但纪律严明,且习武成风,有很强的战斗力。   国难当头,军长宋哲元向全军提出“枪口不对内”,以“明耻教战”教育官兵,号召随时准备杀倭立功。   鉴于敌我装备力量悬殊,在高级将领会议上决定建立大刀队。山西不缺铁,人手一刀没问题,再聘请河北武术名师李尧臣担任武术教官,李根据军队实战特点,创编了一套适用于近身肉搏的“无极刀法”,能劈能刺,简单,易学,实用。   副军长佟麟阁亲自下军队视察示范,很快,全军的白刃战技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1933年,日寇进犯热河,守军汤玉麟连失承德等地,29军奉命北上御敌。刚到长城指定阵地,汤玉麟又失喜峰口,情况危急!   29军迅速出击,与敌展开激烈的肉搏战,日寇见不能取胜竟动用飞机大炮对双方战斗人员狂轰滥炸……。   29军改变战术,持大刀夜袭敌营,一阵砍杀,大获全胜,斩首日炮兵大佐,夺回喜峰口。29军初显神威!   这是9.18以来日军首次遭到重创,日本朝野惊叹为明治建军以来的奇耻大辱。   37年“七七事变”。29军在卢沟桥打响了8年抗战第一枪。大刀队又屡建奇功,试举一例:守在宛平城楼上的某连长眼见卢沟桥西岸的守军在与进犯的日军浴血肉搏中全部阵亡,大怒,不等上级指令便急令一排前去为弟兄们报仇。   早就憋着满腔怒火的一排将士放下步枪子弹,仅携手榴弹与大刀扑入敌群,刀光血影,声震四野,全歼敌人。其中19岁士兵陈永一人就砍杀13个鬼子,并活捉一个魂飞魄散跪地求饶的俘虏。   消息传开,举国振奋,热血青年纷纷要求参军杀敌。正在上海进行抗日活动的著名作曲家麦新被29军的事迹深深鼓舞,力作不朽战歌《大刀进行曲》,副标题是:献给二十九军大刀队。

战争时期的作曲家有哪些

冼星海 义勇军进行曲

历史上的武林英雄侠士

董海川[1797——1882]少任侠,为人仗义,嫉恶如仇,好打抱不平,人称紫面大侠,八卦掌创始人。

抗战期间创作的歌曲

《义勇军进行曲》作词:田汉 作曲:聂耳

如何评价《亮剑》

张大彪能拉起2000人的队伍,是因为时间太短了,再给他一年时间,他能拉起一个师!

在李云龙的手中,张大彪的综合素质无人能比!无论是武艺高强的魏和尚、段鹏、还是永不服输的沈泉,彪悍勇猛的孙德胜,他们和张大彪比起来都差了点意思。

张大彪能拉起2000人的队伍,是和张大彪本身的实力分不开的!

一、生存是最大的前提

独立团在鬼子大扫荡中元气大伤,隐蔽到赵家峪休整。可赵家峪就是个穷山沟,根本供养不了这么多军队,于是独立团化整为零,沿正太线一路撒开,开展游击战、破袭战、麻雀战,不断发展壮大自己。

但此时的晋西北,形势异常严峻,鬼子实行铁壁全围,沿公路设置据点哨卡,皇协军耀武扬威、晋绥军态度暧昧,要生存下来何其困难。

在犬牙差互、势力交错的晋西北生存下来并且混得如鱼得水,不但要有临机决断的能力、来去如风的机动、连续作战的素质、敌我形势的判断,还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洞若观火的眼光。

张大彪不但生存了下来,而且过得那么滋润,正好证明了他的实力。

二、给养是最大的难题

要拉起一支队伍并没有什么难的,但是要把队伍装备起来、并且形成战斗力,那就需要大量的物资支持了。

军队不从事生产,要吃、要穿,训练还要消耗弹药、作战还要医药,更不用说枪了!这些物资只有靠自己去筹措,怎么筹措?抢啊!抢谁的?当然是鬼子的、皇协军的、土豪恶霸的!

可是要想抢物资,必须有情报支持,必须有迅速解决战斗的能力,必须有猎手一般的耐心,还要小心避免落入敌人的陷阱。

所以,要抢到敌人的物资,是极为不易的。更何况张大彪的部下达到了2000人,超过了独立团全盛的时候,要养活这支队伍该有多难啊!

可张大彪不但自己过得滋润,还能够把一部分缴获送到团部。不然李云龙婚礼上的牛肉罐头是哪来的?

三、如何让部下服你

在历史上通常有这样一种情况,当队伍人少的时候还压得住,可随着队伍实力的扩充、士兵的增长,这支队伍逐渐失控、甚至分裂、内讧。

这说明,一把手的能力决定了队伍的上限。一个人能够带多少兵是有天花板的。2000人根本没有达到张大彪的天花板!

有的人只能当个排长,有的能当营长,有的能当个军长,有的就只能当个司务长。我军那么多战将,真正指挥过百万大军的又有几个?所以自古就有“韩信将兵多多益善”的说法。

要让士兵听你的、服你,就要学会树立威信,就要有能力管理部队,就要具备指挥员的基本素质,就要研究如何提高队伍的凝聚力。

只有大家听你的,才会服从你的指挥。就算是明知是九死一生的任务,部下也会欣然接受。例如李云龙在攻打平安县城时,派六连阻击数倍于己、装备精良的鬼子,六连凭什么接下这个几乎是“送死”的任务?

因为他们有信仰、有不计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这种精神从哪里来,还不是靠指挥官长年累月的教育和熏陶。在我军历史上,“三湾改编”绝对是神来之笔!他几乎是从根本上解决了部队凝聚力、战斗力的问题。

在我军战史上,经常出现一支队伍只剩下几个人,仍然不溃败、不撤退,坚持战至最后一人的情况,这种极其顽强的战斗精神经常令外国军事专家感到困惑,这根本不合常理嘛!没错,我军根本就是一支不合常理的队伍!

如果平安县城之战再晚一段时间,张大彪说不定能够拉起3000人、5000人的队伍!

任何一支部队的指挥官,手下有张大彪这样的人,都是一种福气!有勇有谋、有情有义、忠心耿耿、执行果断,这样的部下谁不喜欢!

除了喜欢摔帽子,张大彪没有什么缺点!

admin生活常识


相关阅读

旅游常识

问答详情客都温泉游泳池

浏览量(109)2023-10-31 00:10:21
旅游常识
旅游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