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下乡的知青吗
知青进村时,是一辆解放牌大卡车送来的,男男女女十几个。村里把他们安排在学校西南角的两口屋子里。正是下午放学时,孩子们都围着看。他们背着行礼进了屋,有些孩子好奇,也跟着进了屋。因为人多,屋里太挤,那个叫小刘的知青就往外赶,口里说着:“没毛的出去!”意思是让嘴上没有胡子的小孩出去,大人留下。
我们队里分的是女知青,她姓丁,小青年们都喊她丁姐。丁姐身材不高,长得很纯谨,她人品很好,忠厚,肯干。她来到不久,就给队里的女青年们处的像姐妹一样。
我们村的知青都是济南人,离家三百多里,春节他们都回家过年。
春节后,丁姐从济南回来,买来好多火柴。晚上,由妇女队长陪着,给本队的社员们挨家分发火柴,每家两盒。那火柴是大盒的,火柴梗又粗又长,当时在农村很少见。
往事如烟,现在的丁姐已经是老太婆了吧!
(图片来自网络,当时有的知青入了党,当了大队干部,为日后的发展积累了财富)
大方县城离黄泥塘有多远
驾车路线:全程约29.1公里 起点:黄泥塘镇 1.从起点向东南方向出发,沿X004行驶150米,稍向右转 2.行驶450米,稍向右转上匝道 3.沿匝道行驶22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贵毕公路 4.沿贵毕公路行驶7.4公里,朝羊场坝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5.沿匝道行驶20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X713 6.沿X713行驶1.5公里,左转进入X004 7.沿X004行驶12.8公里,直行进入来熏路 8.沿来熏路行驶250米,过左侧的鑫旺百货总店约90米后,直行进入庆春南路 9.沿庆春南路行驶810米,过右侧的大方百顺经营部,右转进入G326 10.沿G326行驶2.2公里,右转 11.行驶2.9公里,到达终点(在道路左侧) 终点:烂泥沟
你村下放过知青吗
我村原来是个知青点,七六年来了一批知识青年,一共四十人,分到两个生产队,一个队二十人,男女都有。这批知青大都来自枣庄煤矿,年龄只有十七八岁,最大的也不过二十岁,绝大部分是初中毕业生。
记得他们是那年秋季来的。报到的那一天正赶上下雨,车还没进村就开不动了,泥巴沾满了轮胎,又软又粘的泥巴路把两辆搭着帆布蓬的解放牌汽车留在了村头上。知青大都穿着洗褪了色的工作服,不大不小,甚是好看。他们跳下车,排着两路长队步行向村中走去。那时伞和雨衣很少,没有雨具的,不一会头和衣服都淋湿了。他们挽着裤腿,背着行李包,提着装有暖瓶、餐具和脸盆、毛巾等洗刷用具的网兜,还算整齐地走在泥泞的路上,鞋上都爬满了泥巴,顽固地趴在鞋子上不愿离开,特别令人讨厌。他们个个生气地向两边甩着,一边走,一边向两边看着,一边埋怨着路难走。从他们的表情看,知青们对这个知青点的第一印象不太好。
村子没有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也没有燃放鞭炮,没有敲锣打鼓,但许多大人孩子们都不约而同地自发地站在道路两旁夹道迎接,虽然没有人喊“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的口号,但他们的脸上全都堆满了笑。早就听说知青要来,今天终于盼到了!大家从来没遇到过这样的喜事,村里村外就象过节似的,热闹极了。社员们哪里见过这些城里人,知青们个个白白净净,漂漂亮亮的,看着都让人高兴!孩子们象看西洋景似的,在队伍后面奔跑着,不时有个滑倒的,摔了个狗吃屎,马上爬起来,立刻送来了一片哄笑。
走在队伍前面的是知青带队干部和村支书两个人。他们一边走,一边亲切的交谈着,还时不时开心地笑起来,象亲人一般。
大队没有这么多闲房,暂时只好分散安排在社员家里或闲置不用的公房里居住,生活条件不太好。大队设立了伙房,专门抽出两个人给知青做饭,吃菜直接从队里的菜园里弄。知青下乡第一年,国家供应粮食,多数是白面。村子里的人看着他们整天吃着大白馒头,实在馋的不行。
分到队里的知青,每天跟社员一起出工干活,队里记工分,年终参加决算分配。第二年就跟社员一样了,按工分分配粮油、爪菜等,有的知青出勤多,表现积极,到了年底还能挣上百块钱呢。
第二年春天,为了给知青盖房,大队组织劳力盘窑烧砖,上山采石,请来瓦匠老师进行培训,成立了自己的建筑队。几个月后,盖起了三排瓦房,知青终于有了自己的生活区,还竖起了村里找人制做的一个篮球架子,成为知青唯一的活动场所……
知青下乡后的第三年初,便开始陆续有人回城,到了七九年上半年,所有知青全部走完。至此我村的知青点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在旅行中有发生过什么让你震惊的事吗
当着我的面,一位学姐被人贩子拐走了。在外省上大学的第一个假期,我坐火车回家。我买的是硬卧的上铺,中铺是一位文质彬彬,长相秀美的姑娘。我们俩都是从起始站上的车,因为起始站上车的人并不多,因此其他铺位还没有上全旅客。我见姑娘拿着行李挺吃力的,就帮助她把行李放在火车上的行李架上。姑娘很感激,连声对我说:谢谢你。我听她的口音也是北方人,所以就与她攀谈起来,果然她是我的老乡,而且住同一个市区,一股亲切感油然而生。聊着聊着,我得知,她原来也和我在同一个城市上大学,虽然我们不是一个学校的,但离的也不远,都是在大学一条街上。这样我俩共同的话题就多了起来。姑娘比我高几届,原来还是一位学姐,她正面临着毕业找工作。她告诉我:她投出去好多简历,但一直没有找上称心的工作,这才无奈先回故乡,等到有机会再回来。我劝她说:家乡虽然不富裕,也比较落后,但现在正在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凭着她的名牌大学毕业证找一个称心的工作还是比较容易的。学姐摇了摇头,说: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当初考大学就是为了离开那里,现在辛辛苦苦大学毕业了,让我再回到起点,这大学不是白念了吗?我从学姐的一席话中,感觉到她身上浓浓的书生气,而且在她看似柔软的外表下面,有一颗非常执拗的心,是一个很难被说服的人。果然后来发生的事证明了我的判断。不久,经停的车站又陆陆续续上来了许多旅客,其中,我对面的上下铺一起住下了一男一女两个中年人。两个人穿着打扮,言谈举止都象是成功人士。因为我们这趟旅程很长,要三天四夜,所以住在同一个硬卧单元的旅客很快就熟悉了起来,为了排除旅途的寂寞,大家天南海北的聊着天。尤其是那两个衣着光鲜的中年男女,非常健谈,成了我们这个单元的焦点,从他们的言语中,大家得知他俩是一对夫妻,本事很大,交际广泛,好象全世界没有他们不认识的人,没有他们办不成的事。车厢里的旅客对他俩又羡慕又佩服,有一个男旅客还自掏腰包,请这两个人到餐车上吃了一顿美食。刚开始,我也被这两个人忽悠的晕头转向,涉世未深的我还以为真的遇见贵人了。直到有一次午睡的时候,当大家吃完饭都已卧床休息,我无意间看到那个中年男人正把餐厅车上一个餐具往自己包里塞,当时,我就感到这两个人不是他们自己吹嘘的那样,是什么见过世面和干大事的人,很有可能是江湖骗子。因此,我就留心了他俩的一举一动,从他们照旧海阔天空的瞎侃中,我发现了许多漏洞。于是,我就有了防范之心。但是,那位学姐却让那对男女蒙惑住了。那对男女早在之前的聊天中,就把学姐的经历和所思所想掌握的一清二楚,他们说:如果学姐跟着他们走,听从他们的安排,学姐一定能找到称心的工作。而更悲催是:学姐既然相信了。有一回,我趁那对中年人到餐厅车吃饭,就悄悄对学姐说:那两个人可能是骗子,你要当心啊。谁知学姐一脸诧异,而且还有些为那两个人打抱不平,她说:你年轻青青的,怎么能这样诬陷好人呢?说完,她一扭头再也不理我了。眼见,那俩个中年人就要中途下站了,学姐也开始收拾行李准备与那两个人一起下车。我找了个机会,再一次劝说学姐不要上当。这次,学姐迟疑了一下,她睁着两只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我,说:我的事你就不要费心了,如果你想真心帮我,就把我的那一包行李寄存在你那里,那是一包书,挺重的,我找工作到处跑,拎着怪不方便的。你把你家地址留给我,等我找到工作后再去你家拿。话说到这个份上,我只能照她说的做。就这样,我眼睁睁地看着学姐苗条的身影随着那两个中年人消失在站台上茫茫的人海中。回到家后,我再也没有得到学姐的任何消息,她那一大包书就那样静悄悄地呆在我卧室的角落里。一眨眼,过去了好几年,在我大学毕业的前夕,大学一条街搞了一次防诈骗的法制教育,在宣传栏的图报展中我看见了那位学姐的案例,原来她是被人贩子拐卖到贫困山区卖掉了。直到最近才被解救出来。至于,她从下火车的那一刻起,经历了什么,又是怎样被解救的,我就不得而知了,只希望有朝一日能把她寄存在我那里的书亲手还给她。
2022年淘汰掉多只大板车
2022年淘汰掉30余万台大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