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农村老人会讲很多稀奇古怪的故事,现在你村里还有没有会讲故事的人安阳一厂房发生火灾地址

2023-09-15 07:50:44 生活常识 40

以前农村老人会讲很多稀奇古怪的故事,现在你村里还有没有会讲故事的人

民间故事;“青蛙告状”;

传说很早以前青峪河没有青蛙。泾河龙女在泾河湾牧羊时,遇到青峪河二龙子前来踏青赏春,俩人一见如顾。后来泾河龙女下嫁青峪河二龙子时,泾河龙王怕女儿独自寂寞,挑选了六百六十六对年青漂亮的泾河青蛙陪嫁。

泾河龙王它也讲吉祥数字:“六百六十六”对青蛙,它们随着泾河龙女出嫁来到青峪河。岸青水秀的清峪河是蛙类生活栖息的乐园。这六百六十六对年青漂亮的青蛙,它繁殖速度十分惊人,从百到千成几何数字在翻番。没几年功夫清峪河就有了成千上万、成千上万数不尽的青蛙,它歌声四起彼伏,热闹非凡。

三原城南有一包子店,是郭老板开地,生意特别红火!一天到晚排队才能买到包子。开始生意不怎么样,几呼就要关门倒闭,在一个小伙计出了个骚主意才起死回生。它是什么骚主意?就是给包子馅里惨加一定量的青蛙肉。青蛙肉香甜细腻,就是有点惺味,黑心店家加入调料取悼腥味。顾客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蛙肉成了包子馅中的一种“美味佳肴”。郭老板还对外声称什么大肉、海鲜包子?

当时三原县城是渭北地区主要物资集散地。你想它有南城、北城之分,那真是车水馬龙、人头传动。在大量人口流动下,包子铺的生意红红红火火,你说他日进斗金是有点夸张,他收获盆满钵满不在话下。

人常说:“饱暧思淫欲!”那时三原的青楼女子皆皆都是。但他偏偏爱上了有夫之妇,绳铺子的老板娘龚赛花,俩人眉来眼去、勾搭成奸。真应验了古言:“黑馍夹酸菜、各人有所爱!”一次让绳铺老板捉奸在床!在争斗中郭老板将绳铺老板失手打死了!

奸夫淫妇害死了淫妇的丈夫。你说它俩能不怕吗?他俩就想办法毁尸灭迹,将绳铺子老板装入麻袋,里再装了一扇下磨盘,龚赛花在从绳铺子拿了些麻绳,捆了个里三道外三层。趁着夜深人静用独轮车送到河边,沉入深潭。

三年后的一天,三原樊县令骑馬巡视前往北城。刚下河坡不久,成千上万的青蛙挡住去路:它们昂首含泪“呱!呱!呱!”的叫声有些凄凉!县令先是一惊!然后下馬问道:“莫非你们有什么冤情不成?”县令接着说:“如果真的有冤情就点头三下!”你说也怪青蛙们真的点了三下头。“冤在何处?”县令又问。只见成千上万的青蛙纷纷跳入河中深潭。于是县令就命差人下河打捞,果不其然从河中打捞出一具白骨和磨扇。这凶手是谁?谁的白骨?又怎样破案?

以县城方园几十里贴满了重金收买石磨上盘的“告示”。但是郭老板已经回“铜川镇*”养老,包子铺由儿了经营。儿子看人家买一扇磨盘得到了不少银俩,自己也发眼搀。反正铺子有个磨扇也没用,他也拉到县衙买钱。

郭老板的儿子将磨盘拉到县衙,差人将他的磨盘和河中沉的磨盘一合,正好严丝合缝、分亳不差。不但没买上银俩,反而被抓捕,樊县令亲自审问,弄清原因。派差人到铜川镇将郭老板奸夫淫妇抓捕归案,秋后问斩!故事的“见证人”还在:它就是三眼龙桥南北坡上铺着的大小不同、样式各异的磨盘上扇。

*很早以前铜川属于三原管辖的一个小镇。

有哪些曾经被人怀疑的历史事件被考古发现证明了的例子

我就说一个比较冷门的案例,但在古文字学界知道的人比较多。

这个案例跨越的时间长,可以说是一个字引发的千年疑案,也是校雠训诂之学中,文献和文物互勘,解决学术公案的经典案例。

我们中学课文都学过经典古文 《 触詟说赵太后》,出自《战国策 赵四 赵太后新用事》,此文古往今来都非常经典,《古文观止》就曾收录。

简单说下此文章的核心内容:赵国大臣左师触詟,说服一个母亲(赵太后)违背人性,将自己的小儿子(长安君)送去当人质,以此缓解国家危难。

由此可见,左师触詟深谋远虑,口才一流,。

但是,关于「左师触詟愿见太后」中「触詟」这个人的名字,古往今来都有学者觉得不大对劲,很多人学者都怀疑,是不是搞错了???

为什么有这个怀疑呢?

说起来有点复杂,这就关系到《战国策》这本书的历史和各种版本,我只凭我的记忆简单说一下:

《战国策》是西汉大学者刘向依据当时「皇家藏书馆」的资料,整理出来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战国时期纵横家的言论和事迹。

东汉高诱曾为《战国策》做注,到北宋已散佚颇多,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呕心补校,辑录为《今本战国策》三十三篇 。到南宋,今本出现了两个本子:

  • 南宋学者姚宏再次辑注《战国策》,称之为《剡川姚氏本战国策》。
  • 另外一个本子是,南宋学者鲍彪和元人吴师道的校补本《战国策鲍注补证》。

到清代,黄丕烈重刻《姚本战国策》,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战国策》的姚、鲍、吴三人的汇注本,是目前最好的本子。

重点:古本《战国策》刘辑高注,散佚颇多,宋曾巩重辑《战国策》为今本,后有姚和鲍、吴三家注,两个本子。

古本散佚,宋元以来流传的《今本战国策》中,都是「左师触詟愿见太后」之「触詟」。

如《四库全书》之《姚本战国策》:

但是,恰恰在「触詟」二字后面,姚宏又注解「一本无言字」,意思就是说有文献写作「触龙」,而非「触詟」。

  • 《史记·赵世家 孝成王元年》: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

  • 《汉书·古今人表》:左师触龙”。

鮑本補曰:史亦作「龍」。按說苑,「魯哀公問孔子,夏桀之臣,有左師觸龍者,諂諛不正」。人名或有同者。此當從「讋」以別之。

清人黄丕烈认为这是错误,应该从《史 记》的「触龙」,而非「触詟」。

古代竹简抄写是从上倒下,很明显就是「触龙言」三字传抄发生错误,写成两个字「触詟」:

札記丕烈案:吳說非也,當作「龍」。古今人表中下云「左師觸龍」,即此。「言」字本下屬「願見」讀,誤合二字為一。史記云「觸龍言願見」,不誤。

清人王念孙《读书杂志·战国策杂志二 触詟揖之

(引自:维基文库:王念孙,《读书杂志/战国策》,见:
-hans/%E8%AE%80%E6%9B%B8%E9%9B%9C%E8%AA%8C/%E6%88%B0%E5%9C%8B%E7%AD%96#%E8%A7%B8%E8%AE%8B%E6%8F%96%E4%B9%8B)

综上所述,清学者黄丕烈、王念孙,认为讹误过程如下图所示:

(图很渣,明白意思就行)

但是,如果那么容易破解,就不是「公案」了,正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所以,要看看反方意见。

反方认为这只是一种猜测,根本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

而且,自汉代以外,确实有「詟」这个字,经常被用作「人名」:


《說文》:「讋,失气言。一曰:不止也。从言,龖省聲。傅毅讀若慴。𧮩,籒文讋不省。」
段玉裁注:「此與慴音義同。此从言,故釋之曰失气言。」
又補《說文》為「一曰:言不止也。」注云:「謂詍詍沓沓也。」
班固〈東都賦〉:「自孝武之所不征,孝宣之所未臣,莫不陸讋水慄,奔走而來賓。」

这个字用作人名,如:《殷周金文集成11250》秦始皇陵出土的兵器上的金文:

秦汉印章上,经常有人用这个字当人名,如秦印文字「杜讋」

【引自:许雄志,《秦印文字彙編》(2001,河南美术出版社),页46】

反方说得也很有道理,除非拿出非常之证据,我们很难认为「讋」是「龍、言」之訛誤。

所以,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不管是教科书,还是学术书籍,都从「触詟说赵太后」。

比如: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三家汇注本《战国策》(1978年,页768):

为什么是八十年代以前呢?

因为转折,发生在1973年,马王堆汉墓在湖南长沙被发现,世界震惊!

在马王堆三号墓棺椁东边,发现了一个漆箱:

漆器盒内装着一些写有汉字的丝绸,这也就是【马王堆帛书】:

马王堆帛书一共十二万多宇,有古本的《周易》《老子》、《道德经》等经典文献,还有兵法、中医、方术等文献。

按照《汉书艺文志》的分类,共有五十种文献:

【引自:湖南省博物馆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2004). 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 : 田野考古发掘报告. 第1卷. 文物出版社.,页88-90】

马王堆帛书其价值、数量,要甩《壁中书》(汉)和《汲冢书》(晋)十八条街,只有用「逆天」二字来形容。

这些文献到前几年才刚刚整理完成,如果学术共同体全部「消化」,我觉得五十年都未必。

经典《周易》:

古本《老子》

后来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的帛书,就是《战国策》的原始版本:

《战国纵横家书》

《战国纵横家书》简介:

侯良. (1982). 罕见的古书——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简介. 图书馆(1), 65-67.

根据墓中的文物和文献断代:此墓下葬时为汉文帝初元十二年,即公元前一六八年,这批帛书系二千一百四十多年前所埋藏。

而集结整理《战国策》的汉代学者刘向,出生于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年),去世于汉哀帝建平元年(前6年):

那么也就是说,《战国纵横家书》可能就是刘向整理前的那些原始文献。甚至极有可能刘向都没有见过的原始材料。高诱、姚宏、鲍彪这些东汉、唐、宋学者也都没有见到过,就别谈什么清人王念孙。

所以,我们比古人要幸运得多,像中了六合彩!

而更加巧合的是,《战国纵横家书 》中就有《战国策 赵四 赵太后新用事》那一篇更原始的文本,被学界称之为《十八 触龙见赵太后》(第188行)。

这篇出土文献非常清楚,百分之百证明了是【「触龙言」愿见大(太)后】:

【引自: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 (1983). 马王堆汉墓帛书, 三. 文物出版社.页60,《战国纵横家书 》图版188行】

至此,「触龙」和「触詟」之疑云也就云开雾散了,跨越两千多年「鲁鱼亥豕」之疑,最后由出土文物得到了证明。

今天的教科书和书籍,都做「触龙说赵太后」,但会给出注解,交代「触龙言」传抄过程讹传为「触詟」。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件学术公案中,学者都是非常严谨且实事求是的,哪怕一个小问题,都不马虎对待:

古代注疏校雠学者,本着「信则传信,疑则传疑」的严谨态度,让我们知道有这个分歧,然而清人王念孙的怀疑和判断,即便看似非常有道理,但证据不足,仍然被古今学界视为存疑。

最后,在1973年,考古学家夏鼐以他敏锐的眼光,发现了马王堆汉墓,而马王堆汉墓帛书的出土,又证明王念孙是对的。

所以,说中国古人都是【差不多先生】是不对的,这些人真的不懂,中国古人怎么做学问。

中国古代学术核心经学和史学,这两门学科之严谨,不放过任何一个字,哪怕一个汉字的部件的疑点,一定要搞清楚,不知道就存疑,留给后来学人,不作强解。

有时候这种较真,繁琐得让人头都是大的。

------------——————————————————

近代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是考古黄金时期:一系列伟大的考古发现,目不暇接,一个比一个逆天,华夏民族隐藏在地下灿烂文明,一点点渐渐露出它的冰山一角。

那么多吊炸天的炫目文物,地下埋藏的甲骨、钟鼎、简帛等文本文献,证明了我们的历史书的记载是很可靠的。

这些发现,极大增强我们的信心,走出疑古时代,重建上古史。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考古学,要使用文物和文献互勘的【二重证据法】的原因:

如果挖到一个王侯墓葬,几乎都能去历史书找到对应的人。很快就能解决核心问题。

比如:海昏侯、马王堆等豪华墓葬,都在史书中很快找到!

而在西方,考古和历史文献是截然分开的,基本上毫不相干。

总之,为中国历代史家点赞!!!

admin生活常识


相关阅读

旅游常识
旅游常识
旅游常识